”赵二郎看着胡郎中一本正经的问着,心里对胡郎中有着说不出的感激,要不是他,芸儿和孩子估计就……
胡郎中看着他们焦急的样子也就不卖关子了,一本正经道:“很快就会醒来,他主要是被人砸了头,我开个方子,你们拿点儿药熬给他喝,至于外伤药,你们家里还有没?要是有的话我就不写在这里了,把药捣碎之后放在他受伤的地方,在用纱布裹起来就好了。”
赵竹香和王李氏都记在心里,王李氏的身体也不好,又给她看了看,本来王李氏推辞着不要,她这一把老骨头了,看也没有多大的用,白浪费钱。但是赵竹香等人坚持,反正现在胡郎中也在,让他看看也好。
王李氏倒也真的不是有什么病,就是最近家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对她的刺激很大。心中郁闷导致的。心情好了,舒畅了,病也就好,主要还是忧思过度。
胡郎中倒是没有开方子,只是开导了王李氏几句,“老夫人,凡事看开,别担心太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心情舒畅了这病自然也好了。”
这话说的固然容易,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到的。
李张氏记在心里了,确实是因为担心儿子的事情,加上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往自己心里拾腾,居然把自己给折腾病了。
胡郎中觉得这里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打算要回去了,出诊一次也没有多少个铜钱,不够买一斤粮食的,现在粮食的价钱啊,那不是一个贵字能够说的清。
赵二郎是个明白人,他拉着赵竹香到了一边。“二姐,家里还有粮食没?我看胡郎中家里的情况也不是很好,要不我们就拿粮食抵药钱,如果直接给的话,胡郎中估计不会要,他是一个爱面子的人。”
赵竹香点点头,粮食虽然被抢了,但是被抢走的粮食是从赵二郎那里拉来的,他们家里吃的粮食没有被拉走。
“这是当然的了,胡郎中可是帮了我们不少的忙呢。我这就去准备,你先帮忙留住一下胡郎中。”赵竹香这个人谁对他们好,她都会记得清清楚楚,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就是这个道理?
胡郎中起身要走,赵二郎迎了过去道:“胡郎中,真是辛苦你了,您先歇歇,我还想问芸儿的线什么时候拆?拆的时候是不是也十分痛?”
胡郎中觉得那是他有生之年做过最惊险的事情,还好他们母女均安,想到那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