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考试不是高考,不然,死的太冤了。
我的成绩一向较好,在这里用了一个较,是因为中国的考试机器太多,和他们相比,我是属于较好的,通常只有在小范围内考试的话,我才有资格称为很好,这种机会仅限于年级模拟考和班级月考。
我的母亲不曾担心过我的成绩。她担心的是我不用功学习,人总是那么贪心,自己的孩子明明很好了,还觉得他们不够好,还有提高空间。
长久一来,我为了避免被母亲捧得太高,自认平庸。很可惜,我的母亲不肯承认,她说我之所以平庸是因为我胸无大志,她说,要是哪天我考不出好的分数来,会对我很失望。
我母亲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最好的你,只有更好的你。我的儿子永远是最棒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巨大。这个就像一个精神激励一样,让你动力十足得去做某一件事情。这一点,我母亲很擅长,我觉得她不做心理导师,实在是一种浪费。
在我平安无事地度过了平淡的初中两年。到了初三又要经历一次升学,竞争是存在的,我们就在竞争的环境中长大。因此对竞争这个概念已经麻木了。
在初三那年。
我母亲不厌其烦地说,不要输在起跑线。其实老实讲,我还真不知道我们的起跑线在哪里。但是不管怎样,我的母亲经常在我家和我租的小屋之间来回奔波。而且乐此不疲。
我父亲不太管这事的,他觉得是个让我独立的机会,我妈总说我父亲不太关心我。总觉得我依然是个小孩子,她总是习惯性突袭检查看看我在干什么。这也就是我对父亲不太反感的原因,因为他尊重我。
不过很不幸的是,他对我的尊重没持续多少年,就去美国那么大的事,问都没问我的意见,把我打包到千里迢迢的美国。中间还隔了个浩瀚的太平洋。真忍心把我丢到那边去,我甚至开始怀疑,当初说让我独立的,会不会是把我送到美国前的铺垫。
前几次,说来也巧,每次我母亲来的时候,我总是正在题海中遨游,因此我母亲经常是两眼湿润地对我说,孩子啊,身体要紧,我不图你考什么好的分数,我只要你身体健康就行。
先开始,我觉得很感动,后来听多了就听腻了。千篇一律的对白,我都产生免疫力了。
其实我知道我母亲真实的意图是高分是要的,但是身体健康也要的,她的潜台词就是,不要太累就行。一旦累跨了,不要说考高分了,即使考低分也没戏了。
总觉得,在我母亲的心里,分数占了很大的比重,即使她不说出来,我还是能感觉得出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