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的回到沙发上,一头扎进沙发里。
电视里放着无聊的俄语电视,凯瑟琳叹了口气,手里无意识的将一副盘子擦了又擦。
有些时候,西方妇女的勤劳是超乎中国人想象的,即使最勤劳的中国妇女站在她们面前,也常常自感巨愧。这也是为何西方人总觉的她们懒惰,并且她们住进哪一片区,就导致该片区房租房价下跌的原因。
早在希腊城邦文化时期,希腊十八达人曾提出“责任”的概念,其中,妇女的责任要求她们能在操持家务的同时,还可以做到“冷静的达到征服丈夫的目的”。对这句话的具体要求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当丈夫劳苦归来时,用一颗感激、充满敬业而且专一的心来回报他;当丈夫生病时,她应该知道怎么照顾……”
因此,对西方妇女来说,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首先应该是一位敬业的家务工作者,而后她还要是一位护士,懂得简单的护理知识;还要是一位心理治疗师,能够治疗一些心理疾病等等。
西方文明是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斯巴达这个妇女的责任便成为一种规则,被西方世界奉行了四千余年。在西方电影中,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一遇到大规模战争,那些家庭妇女召集起来,个个都是合格的护士。也就是基于这种教育。
操持家务是西方妇女的基本技能,她们的窗户每天都要擦一遍,床单被褥也经常换洗。男人的衬衣和袜子穿一天就洗,否则的话丈夫会来打屁股。
还有厨房,进入她们的厨房,不要说油烟了,连锅底都锃光瓦亮——因为每天都擦锅底,所以反而容易清理。
一个女人做这么多家务,按中国人的理解,她应该每天从太阳升起忙到日落,长久下来积劳成疾、面容衰老不堪,连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但是没有,这么繁重的家务活,她们基本上花一个上午的时间全能干完,下午则是她们的传统交际时间。千百年来始终如一。男人也默认了她们这种休闲方式。
这是因为每一位西方妇女都是名效率学专家,在处理家务上,她们有许多古老的谚语教导她们提高效率。大多数家务谚语都具有诗歌般韵律,但它们都没有传入中国,也就没有现成的译法,舒畅只好根据字面意思,拙劣的翻译。
比如这句:“两只手不为一件事奔波”。意思是说,当你擦窗户的时候,需要提水。决不能只提着桶去水龙头那,要带上你的脏抹布。洗完抹布再顺便提水回来。这样——跑一次路,至少干两件活。
据说,她们水龙头,操作台、炉灶之间的设计也是有讲究的,三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