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善良的老人。她舅妈一贯就不是个善主,可外婆竟然还维护她。可她能怎么办?她又能帮外婆什么?
她只是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管不来的可怜人。
“燕子,外婆过得很好,你不要担心。”
苏小燕低头,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红包,里面有五百元,塞到外婆手里,“外婆,过年没给你买动西,这点钱,你自己买点好吃的。”
“你自己留着。”外婆将红包又塞回给她。
“外婆。”苏小燕不高兴地喊了声,再度塞给她。
外婆只好接住,压在枕头底下,然后掏出一个暗红色的锦盒,递给她。
苏小燕打开,金灿灿的镯子晃得她眼睛发花。
“燕子,这是外婆结婚时的陪嫁,当初你舅,你妈结婚,我都没给。现在给你,你好好保管。小武要结婚了,你也赶紧找一个,别让我记挂。”
“外婆,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要。”
“傻孩子,你不要,留在这也不知道便宜了谁。外婆老了,可还没老眼昏花,谁有良心谁没良心,我心里有数。”外婆将盒子塞进她大衣的口袋。
“妈,小燕,吃饭了。”舅舅在门口喊。
苏小燕挽着外婆的胳膊,走的时候,脚步沉甸甸的,口袋里的小盒子重得像块烙铁。
年初二,全家人去了爷爷家。按S城的习俗,原本是初一去男方家,初二去女方家,可刘心琴多年前就反着来。
怪就怪苏忠勇没本事,房子住的是女方家的,就连全家的经济来源也靠刘心琴。
初一回娘家的时候,刘心琴买了四样东西,给哥哥买了双皮鞋,母亲买了件棉衣,然后是水果点心。
初二去公婆家,则缩减为水果点心。苏小燕从小是外婆带大的,和爷爷奶奶也没什么感情,不过还是包了两百元的红包。
回家后,刘心琴还在冷嘲热讽,责怪公婆只帮小儿子,从来也没有管过苏忠勇,更不要说是孙子,孙女了。
苏忠勇低头,一声不吭。
这是每年的老梗了,只要去了他家一趟,妻子就要数落一次。可他也无法反驳,毕竟十个手指头也有长短,父母偏心,那是自古就有的,也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一。
苏小燕看着懦弱的父亲,强势的母亲,叹口气,躲到阳台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啊!
等到了初三,苏小燕打算去给几个好友拜年,不想接到了韩时的电话。
“苏小燕,我在你家楼底下。”
这人干事怎么总是突然袭击?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他怎么就知道自己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