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酒哥过奖了!我上电视啊?这节目连海选关都过不去!人家要的是主旋律,咱这节目,肯定被导演撕吧撕吧扔到北京儿童医院的垃圾堆里拉!太小儿科了!”
五
2
五
刚上高一的时候,爸爸的公司搬到了北京,爸爸已经在北京西直门买了房,全家商量,为了刘颖的学业,她肯定也要随全家一起搬过去,到北京读书。刘颖很喜欢北京,她觉得北京有许多郑州看不到的新鲜东西,文化氛围比较厚重,她觉得在郑州这个地方,人们都在自得其乐,所有的节奏都好像比北京慢了半拍,好像人在中年一样,所有的事情都那么有条不紊,慢条斯理地走着,在耐心地累积着它的变化。这个城市的空气里好像缺乏一种激情的因素,所有的充满各种各样味道的有抱负或者充满激情的人,都一小撮一小撮地在局部地区辛勤地折腾着,让人感受不到他们的冲动和成就。刘颖很喜欢高尔基的那句:“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这个城市太需要剧烈的震动和改变,它太缺乏鲜明的个性和拿的出手的品质。
刘颖刚刚很轻松地考上了郑州一中这个全市最好的高中,班里的同学还没有认全,报道不到一个月,刚刚军训完毕。她早就期盼着离开这座城市,可能是对这个城市太熟悉了,周围的一切每天都很有耐心地重复地在她的眼前出现、消失。她已经对这些固定的影像失去了兴趣,包括她的学校,甚至还有她的新老师和新同学。她倒不是对学习没兴趣,她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一种天生的灵智,毫不费力地总是触类旁通,总是毫不费力地拿到全年级前三名,学习对她来说是一种乐趣。不管她身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如果决定看书学习,她很快就会融入到学习中,从不分心走神。她现在对这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的生活,实在是不再感兴趣。她觉得自己可能注定是一个展翅高飞在蓝天上的鹰,需要有一个广阔天地,好自由自在地去飞翔。
她觉得她自己的这份小小聪明,是和爸爸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爸爸的理念是:聪明的孩子,都是玩出来的。在学习和玩乐这个度的把握上,爸爸的言传身教给了刘颖的行为上早早地烫下了烙印,她总是很自然地分配好两者的关系,玩和学习没相互影响。记得在自己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第一次鼓励她组织同班同学到30公里以外的黄河游览区游玩,她以为爸爸会给她准备好一切,然后开车送她们到景点等着她们,然后再把她们安全地一个一个都送回家,可是爸爸却对她说:“礼拜天的郊游活动你来组织实施,我来告诉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