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推广和销售,一直不理解公司管理层所采取的公司发展策略,其成员也几乎成了公司阶层中的“贱民”。与此同时,史蒂夫和其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也为麦金托什机的行情大跌而焦虑万分,而约翰·斯卡利仍旧不能控制公司的局面。由于董事会主席史蒂夫行为的反复无常,苹果公司作为电脑产业界的领头革,其名声也受到严重影响。
当麦金托什机研发组成员了解到在“丽莎”电脑研发组里,和他们做同样工作的职员所拿到的薪水有多少时,对史蒂夫来说,一个更大的打击到来了。在“丽莎”电脑研发组里,一位电子工程师的薪水可以达到一年5万多美元,而在麦金托什机研发组里,只有安迪和伯勒尔可以拿到这么高的薪水。史蒂夫付给他的员工l万到2万美元的年薪,还鼓动他们拼命地为麦金托什机工作,他还指望员工不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周末都要为他工作,而且要他的员工“一个星期工作90个小时”。苹果公司的一位经理在一份备忘录里写到:“研发组的工程师知道这件事后都非常沮丧。”这件事本来就已经在麦金托什机研发组成员中间激起了很大的不满,可后来,一些工作时间较长的成员又发现“丽莎”电脑研发组里一些后来雇用的员工的薪水竟然比麦金托什机研发组某些管理人员的薪水高,他们更加愤愤不平了。麦金托什机研发组的人员都感到他们被出卖了,是史蒂夫在利用他们。他们把自己的身心都奉献给了史蒂夫和麦金托什机,但史蒂夫却这样对待他们。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史蒂夫以后再也没有恢复这些员工对他的信任。(后来,曾参与研发麦金托什机的员工很少有再为史蒂夫工作的。)
史蒂夫同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员工之间的争执也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苹果公司是个人电脑世界的领头羊和革新者,但它那缺乏一致性的做法仍然失去了很多人的信任,更别提他们的“头目”史蒂夫了。在与IBM公司进行殊死竞争的过程中,人们不是把苹果公司看做是一门威力无比的“大炮”,而更多地把它看做是一门无法固定的“加农炮”。对电脑用户来说,IBM公司代表着一个值得信任的名字,苹果公司则不然。
苹果公司每年都要为国际市场的销售人员举行一次盛会,由于麦金托什机的销售一直停滞不前,史蒂夫就把1984年这次盛会看得非常关键,因为他可以借助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给新来的销售人员鼓劲加油,让他们把全部精力用于产品的销售上。然而在另一方面,在苹果Ⅱ电脑的销售上,德尔·亚凯姆也面临着一种不同于史蒂夫的挑战。德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