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法应该是“Mclntosh”。不过一直以来,这个名称也没引起什么麻烦。麦金托什机的问世要比麦金托什苹果更具有品牌效应,自从它的出现,麦金托什苹果的名字就常常被“误拼”了。
拉斯金在设计电脑时就有一种想法,就是把这合机器完全设计好,使用时不需要任何的调整。他把它看做是一个“烤箱”,里面设备齐全,你买来后就可以使用了。他还有一个强烈的想法,那就是让这台机器操作起来更加简单。你只要打开它,立即就能让它工作,不用装载任何软件或者输入晦涩难解的指令。这台机器还会非常便于携带,价格在l 000美元左右,这就意味着苹果电脑的成本价格可以降到300美元左右。他认为,这种电脑也不需要图形显示过程,当然也不需要鼠标。他在施乐公司的PARC参观时,所看到的最让他喜欢的就是PARC的视窗。
这台新机器的电路板是由伯勒尔·史密斯设计的。伯勒尔身材矮小,是个自学成才的电脑迷,他先是在苹果公司的服务部门工作,后来才有人发现了这个电脑奇才。他属于那种相当古怪、异乎寻常的人,一般正统的电脑设计师对他都不屑一顾。由于他行事诡秘、善于挑衅,而且还相当自负,因此沃兹也没重用过他,只是有时忙不过来,才请他帮忙。史密斯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他能牢牢地记住电路板设计中的复杂而零乱的数据,并且很久都不会忘记,这一点很像沃兹。这种能力看起来就像变魔术一样,不过它也是搞数字化设计所需要的最基本要素。
拉斯金召集的电脑设计人员有很多是像伯勒尔这样的,而伯勒尔只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们这些入都是电脑设计界的无名之辈,但在他们的内心却有着火一般的激情,他们这样的天才是大部分公司都无法容忍的,而就是这一部分无名小卒才使得苹果电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1979年年末到1980年,这些设计者一直在苹果公司默默无闻地奋斗,他们先是从工程实验室里挑选可用的元件,然后进行设计组装,有时要通宵达旦地工作,就是这一群人使得苹果电脑取得了让人不可恩议的发展速度。
然而,在那一年的很长时间里,麦金托什机的设计有时能得到公司的支持,有时也会遇到重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拉斯金的设计梦想也是跟着时而破灭,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