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机时自动加载操作系统,这样对于水平不高的用户来说更容易操作,这一设计更加人性化。这使得苹果计算机成为新一代电脑程序员的新宠,因为只要打开计算机,这些电脑程序员就能编写程序。后来微软公司也开发了自动加载的BASIC语言操作系统,但在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出现以前,苹果Ⅱ一直是西雅图市的计算机公司赢利最多的计算机操作平台。
乔布斯在新一代计算机中决定要采纳的另一项重大创新就是,在计算机中不安装风扇。但这一创新并没有造出多大的声势,因为这种提法相当激进。别的人可能也认为这种想法实在是荒唐,乔布斯却不以为然。
由于乔布斯整天研习禅宗,而且还善于冥思苦想,所以他对自己的想法很有信心。他发现计算机中的风扇往往会让人心神不宁,于是他的直觉告诉他,用户愿意购买的绝对不是那种放在桌子上发出烦人噪音的计算机。
计算机中的大部分热量是由电源产生的。这说明,如果没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电源,不安装风扇是不可能的。但问题的症结恰恰是:在任何地方也找不到这种替代电源。这并没有让史蒂夫退缩。他还是在寻找能够为他设计这种电源的人。 这个人终于让乔布斯找到了,他就是罗德·霍尔特 一个40岁左右、整天吸烟的人,他从阿塔里公司辞职了,因为他想每天收入200美元。即使他们当时根本没什么钱,但史蒂夫还是向他保证:“我们可以每天给你200美元,绝对没问题。”就这样,史蒂夫没有被现实的失败所吓倒,他凭着自己的勇气和干劲一直努力地在把苹果Ⅱ推向辉煌。
“他总是引导着我工作。”霍尔特说。不论白天、晚上,还是周末,霍尔特一直在努力工作。他还放弃了爱好的摩托车比赛,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一个星期接着一个星期地为史蒂夫·乔布斯设计新电源。霍尔特开创了一种新的电源设计方向,改变了原先的线形设计,因为原先设计出的电源既笨重又容易发热,而且所用的技术也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霍尔特设计出了一种非常复杂的转换电源,但它重量比较轻,体积也不大,而且容易冷却。这项设计大大减小了电脑机箱的体积,比较符合史蒂夫·乔布斯所要求的不安装风扇的目标,也突破性地创新了计算机电源的输入方式。
在10月份,Commodore公司的两个人来到乔布斯的苹果电脑生产车库(在那时,苹果电脑的生产车间已经搬到了这里),想要购买他们的计算机公司。当时Commodore公司已经购买了一家计算机公司,这家公司所用的芯片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