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匠忙站直了身子,冲着宁夏微微颔首,笑眯眯的叫道:“小姐好。”
宁夏笑着点了下头,微微脸红的小跑着走开了,“小姐么?听上去似乎也不错。”以宁府的规模来说,外加宁学武的社会地位,作为宁府唯一一个正统的第三代人,宁夏确实受得起“小姐”的尊称。
宁家的老宅的布局是属于最传统的对称格局——府内的正中间是正房大院儿,中心的大厅专门为迎宾接客而设,而相邻的几间大屋则是家主宁学武一家三口居住的地方;东西两院儿是装饰的一模一样的两个精致的院落,分别是宁学文一家和老夫人的住所,在两院儿的下面则各自设了两个偏院:东边的两间布置的干净精巧,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下人负责清扫,是专为客人准备的下榻的地方;而西边的两个简陋一些的院子则是府内下人们居住的地方。
宁老夫人一生清苦,即使当年嫁给宁老太爷也是正值宁家没落之时,老人向来的起居生活都是自己打理,自是过不惯这种被人服侍的生活,可又为了顾全儿子的面子才不得不在府内安排了一些下人,可自打宁学文一家到来之后,尤其府中多了两个娃娃,老人这才慢慢的感觉,那种老太爷的生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受,为了照顾好宝贝孙女儿,她又让人多请了一个二等的丫鬟。
于是,宁府迄今为止,共有下人十八人:二等丫鬟两人,下等丫鬟四人,粗使的婆子四人,厨娘两人,男丁四人,长工两人。当然其中不计府内请来的一些打零工的下人们。
大老远,宁夏就看到自家的院门口停着一个木轮的小推车,两个男丁正抬着一个偌大的梨木箱子吃力的往院子里走着,她赶忙跑了过去,好奇的问道:“娘,那些是什么啊?”
夏玉荷笑道:“还记得玉水镇上的刘镖头么,这次他押镖上京,你舅舅就托他把爹爹的那些书给送了过来。”
“哦~~”宁夏点点头,就和夏玉荷一起进了书房,宁学文正小心翼翼的检查他的宝贝书籍,宁夏忙道:“爹,我帮你。”
“好。你把书递给爹爹,爹爹再把他们摆在书架上好不好。”宁学文心情极好,便不介意和小丫头互动。宁夏点点头,父女俩人很默契的合作了起来,从玉水镇出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宁夏这才惊觉自己的毛笔字儿已经搁下了好一段日子,看来是重新捡起书本的时候,身为府内的“小姐”,她可不能给大伯丢脸。
夏玉荷忙了一会儿忽道:“刘大哥会在京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