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差不多的时候,山内一丰的队列也到了京都。他把随从们交给留守的弟弟安排,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前来东山御所拜见。
“关东之事,你想必是知道了吧?”我问他道。
山内一丰点了点头:“实际上,二见殿下与朝鲜水军纷争的事情,在九州颇为人知。臣下在周防,也听说过一些,如今正要请太政公指示机宜。”
“是么,那就先说说你的意见吧!”我略一沉吟,“还有,关于这件事,九州诸藩反应如何?”
“臣下认为,从军力上说,征服朝鲜并不困难,所虑者是明国的态度;如果明国支持朝鲜,那么战事或许会有些bō折,而勘合贸易肯定会大受影响。其中的得失,就看太政公如何判断和取舍了,臣下无有不遵……至于九州诸藩,安堵状都由公方殿赐予,也跟随公方殿征战多次,每次都能获得丰厚的奖赏,如今听闻公方殿有意出征,都有些跃跃yù试的模样。特别是主政大友家的吉冈鑑兴、臼杵鎮尚两位,曾参与过太政公征服琉球之役,因此除了为公方殿效忠的心情以外,对征伐朝鲜这一提议也非常赞同。”山内一丰很是坦诚的回答道。
“吉冈、臼杵的态度,我倒是知道一些。前些时候,他们还派人前来,请求我把伏bō分舰队的统领权交给景义呢。”我叹了口气,看来是必须干涉了,否则信景真有可能会出兵。直属常备的精锐,麾下水军的精良,大名们对吉良家的拥戴和信心,还有我征服琉球的光辉战绩,此时倒成为信景的帮手,帮助他推动着征伐朝鲜的决议。
于是我马上吩咐山内一丰道:“一丰,你辛苦一下,马上乘永安号前往关东,劝说公方放弃征朝。另外还告诉他和诸位大老,近期我有意出去走一走,见些昔日的旧臣,还要顺路去江户看看他和嫡孙景次郎。”
“太政公要见旧臣?要探望公方殿和少君吗?”山内一丰连忙确认道。
“正是,”我点了点头,“希望我到达江户的时候,这件事已经平息了下去。”
“明白了,”山内一丰欠了欠身,“既然太政公有意出巡,身边自然不能没有扈从。臣下这就传令康丰,让他率在京的本藩藩士沿途护卫。”
……,……
第二天,我将出巡的事传达给在京的周景、义景和秀兴,他们明白我是想向信景施压,很配合的派出各自的笔头家老和部分护卫随从;在京赋闲的景政,我原本不想麻烦他,他却主动带着护卫和我汇合,说是在京都闲得无聊,想跟着去江户看看母亲。
这自然是心照不宣的托辞,让我心里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