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并未得到所有家臣的诚心拥戴(去年之所以和北条家反目,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安抚众臣),当梅王丸还俗改名为里见义重,由幕府支持着打出里见家家督的旗号,上総国的大小豪族便纷纷背弃里见义赖,汇聚到名正言顺的新任家督麾下。
天下大势,名分和实力的结合,其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强大。就算是佐竹义重、里见义赖这样的豪雄,对此也实在无能为力。
六月初旬,伊达芦名等东北大名结束农事,纷纷响应信景的御内书,率军前来常陆配合幕府进攻佐竹家(此时十六岁的伊达政宗还没继承家督,其父伊达辉宗主持一切,伊达家的奋讯尚未开始)。与此同时,东海道五国和东山道四国也拨除了小田原城周围的所有支撑据点,包围了小田原本城;至于里见义赖,则已经在安房国切腹自尽。
至此,整个关东和东北攻略已经毫无悬念。以佐竹义重的忍耐和决断,一见事不可为,肯定会寻机向幕府降伏,争取多保留几万石领地;至于北条家,他们的小田原城曾经两次挡住十万以上的大军,是北条家的最大倚仗,因此要收拾北条家,必须费些工夫打掉他们的这份志气和信心。当然了,让幕府多费了这番手脚,北条家的结局也会比佐竹家凄惨许多。
相对于关东的风起云涌,畿内的京都完全是一片安宁祥和,偶尔有报捷的信使队列从关东过来,也只会引起在京武士们的热烈欢呼。这些武士,是诸位在京大名屋敷的留守家臣,来自于西国和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的都有,可谓是难得的盛况。这样各国来朝的盛况,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出现了,而上次出现的时候,还是在百年前东军和西军争雄的应仁年间。可是,那时武士们看到的是战乱,带来的是毁灭,如今他们却是徜徉于繁华的街道、宁静的佛寺,享受着盛世的气象,而那些经营部屋的町众们,也不需要像以前面对各地上洛的武士们那样战战兢兢,反而笑容满面的迎接着他们的关顾,大声拜托他们下次再来。
“这样繁荣安宁的日子,都是靠着神佛保佑,靠着大御所殿下的英明呀!”听到京都东面传来的钟声,不少町众双手合什,向着钟声的方向诚心祝祷。
京都的东面,是整个京都神社和寺院最集中的地区,有清水寺、东福寺、南禅寺、泉涌寺、慈照寺、伏见稻荷大社、日向大神宫、灵山护国神社、八坂神社等,其中有些在平安时代就已经存在。安置根来寺三千学僧的智积院,重建的比叡山延历寺,也位于东山山间,此外还有我为了补偿太子诚仁亲王献出二条城,特地为他修建的桂离宫(修学院离宫),以及我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