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到这番风险,我决定采取周景提出的第二种策略;也就是转移兵力,在摄津挡住秀吉的主力回援畿内。我相信;一旦形成这样的态势,秀吉将不得不按照我的思路.寻求和本家进行主力决战。因为畿内是他羽良家的最大根基;他如果不能尽快夺回;很快就会像无根之木一样枯萎和衰败下去;此外,作为羽良家最大盟友的德川家.也会因为被隔在本家领地之外而失去信心和希望,选择和他分道扬镀。
当然;要转移这十多万兵力,不好好规划是不行的。除了水军运力的限制以外,也要顾及的当面的态势;如果太过仓促,很可能会露出极大破绽;秀吉将会很乐意的趁虚而入;先行击败本方的西线军势。
有鉴于此,我把西线军团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景的北九州军势;这部分军势作为信景的本阵;基本上没有参与前线的战事,可以很方便的撤出;第二部分是中九州三**势;这部军势和北九州军势一样;都是后续到达的援军;大部分作为预备队部署在二线,如果秀景全面收缩;他们就将顶到前头;防备秀吉趁势达成突破;剩下的细川家阿波、磺歧两国国众,作为秀景本阵的土佐国众,以及蒲生宣秀的南九州军势;也就是第三部分,他们奋战多日;已经承受了相当大的损失;部分人已经被困在备前国东部的上月、指月诸城或播磨与美作的边境防线;无法顺利的撤出。
三部军势之中;直接撤退的只有第一部分。而且;为免主将移动影响军心,我给他们的命令并不是撤退;而是由海路转进播磨国中部;攻击位于秀吉姬路城本阵南部的英贺城。
在秀吉进入姬路城之前;播磨国有三大城池;分别是别所家的三木城、小寺家的御着城和英贺三木家的英贺城,而姬路城当时不过是御着城的支城而已;由小寺家的家老黑田家守备;然后让渡给秀吉作为居城。可以说,当初秀吉的情势是非常不稳定的.而等到别所家谋反.拉拢了小寺家和英贺三木家;秀吉面对三家的压力;差点就折在了播磨,也连累黑田孝高当了一年多的囚犯。当时的英贺三木家,由于信奉一向宗(英贺城又称英贺御堂.立有一向宗本德寺;由本愿寺实如之子实元开基;元龟元年本愿寺与信长交恶,提供了四百三十名家臣和军粮三千傣前往支援);可谓是反对秀吉的得力骨干,非常卖力的向别所家提供着援军和粮食。而等到三木城陷落,秀吉立刻就率军进攻英贺城,斩杀城主三木通秋;狠狠的出了心头的恶气。
世易时移;经过秀吉的大力扩建,如今的姬路城早已成为播磨国首屈一指的坚城,作为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