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战死殉国将士的遗属,最近都有将家中子弟送至信阳杨氏私学的意向?”
金子善心中一凛,据实说道:“确有此事。根据密谍回报,杨致早已有言在先,能得承袭爵位的勋贵子弟不收,无爵者嫡出长子不收,无论嫡庶、年过十二者不收,家境尚可、衣食无忧的遗属子弟不收。”
赵启沉吟道:“杨致这些条件,若能落到实处,也算是为朕分忧啊!朕既非嫡出,又非长子,对人口众多的家族庶子处境之艰难,深有体会。爵位没分,家业无继,年岁太大,难以监管。这些人有的是想花钱给自家子弟买一条出路,有的不过是想寻一条活路。罢了,由他去做吧!”(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407章 坑人的少年
嫡庶之分,在这个年代的待遇,通常情况下有天壤之别。
嫡子乃原配正室所出,自打出娘胎的那一天起,就有承袭爵位、承继家业的资格,会集中家中力所能及的各方各面的资源,从小对其悉心培养、教育。
依据这个年代的常理,庶子天生就与这一切尽皆无缘。出于生母是备受家主宠爱的妾室,原配大妇因故早亡、或是无子等等原因,能在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只有少数特例。若是家主对府中侍婢一时兴起、或是酒后胡来的副产品,有的甚至事后连其生母长啥模样都记不清爽,那就有点悲催了,地位与仆役、侍婢没有什么两样。
皇帝虽然不忘对杨致保持高度警惕,但毕竟有千年代沟,还是被杨致堂而皇之的钻了这个空档。
各家庶子与家境艰难的遗属子弟,绝大多数都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主。如若另有去处,谁都不愿在家里多呆。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自卑心理,但大多在心底还有一股子狠劲与傲气,有奋发向上、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当然也更容易懂得感恩。
相比之下,凭出身不劳而获与凭本事拼搏得来的成就,同样有天壤之别!
杨致在信阳老家安居赋闲的日子,过得十分惬意。陪老爷子偶尔小赌几把,隔三差五的为妻儿下厨做做菜。给孩子们讲讲课,教授一些武技。时不时的带他们出游搞点户外活动,每年带上全家老小或去山东、或去夷州小住一段时日……。久而久之。就连远在长安的皇帝收到此类密报,也只是习惯性的“哦”上一声了。
夏历隆昌六年四月,皇帝明旨诏令,镇守幽州的罗辉祖回京调任武英殿大学士。为父守孝的卫飞扬夺情起复,沿用多年之前的原有职衔晋封勇毅大将军,接任罗辉祖镇守幽州。
玲珑得讯,接连数日神色黯然,寡言少语。毫无疑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