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万人,陈准所部仍有五万人。陈准所部作为攻城的绝对主力,战损甚微。
夏军依旧兵力稍占优势,杨致亲自充当了楔入巴陵与长沙之间的钉子。布下了与叶闯夹击长沙的格局。五万新军正从江夏开来,卫飞扬也该派上用场了。
十一月中旬,楚军细作相继向巴陵传回探报,夏军五万后援新军已至咸宁。卫飞扬亲率九万大军兵出南昌。
文、张二人得报之后,张博虎沉吟道:“我们又到了必须作出决断的时候了。按理来说,自从得知杨致与陈准兵分两路。亲自领军往长沙方向进发的那一天起,我就该想到的。”
“杨致命沈重、张得胜从西北方向来攻。命陈准从东北方向来攻,却攻至外围便自止步。转而对巴陵围而不攻。当时杨致是担心……。”
文焕章打断道:“担心你我孤注一掷,弃城突围去长沙汇合。当时我们确实有这个机会,一面在长沙构筑防线坚守,一面力劝皇上迁都衡州暂避。那时衡州虽为叶闯抢占,但我们集结重兵仍可夺回,事有不济之时,保住了向云桂后撤的退路。这样的话,可保我大楚国祚延续几年乃至上十年。”
“军师,其实你早就想到了,只是没在老夫面前说出来,是么?”
张博虎反问道:“当时你我手握十数万雄兵,却弃坚城而不守,作出这样的决断,需要何等的决心与气魄?文帅会答应么?皇上与朝中众臣会答应么?我纵然向文帅面陈此计,又有何用?”
文焕章叹道:“如今悔之晚矣!说什么都没用了。杨致之才,老夫亦是深感佩服!为今之计,要么是趁夏军后援与卫飞扬尚未到位之前,强行突围。要么仍是坚守不出,战至最后一刻!”
张博虎劝道:“所以我们才要早作决断。杨致真若想要攻城,早就攻了。我敢以人头担保,此后杨致仍会用不低于八万的兵力,死死看住巴陵。不出一月,必会亲率大军与卫飞扬、叶闯两部人马,用二十余万兵力围攻长沙!一旦长沙陷落,巴陵便会不攻自破!”
文焕章戚然道:“强行突围无异于羊入虎口,坚守不出等于是坐以待毙。不管如何抉择,皆是两难!但老夫早已决意坚守。”
“军师身有残疾,率军从陆路突围多有不便,且容易被夏军认出。老夫早在半月之前,便在西门城外码头备有十艘快船,命五百水军随行护送,军师勿要耽搁,今夜就走吧!”
张博虎无比坚定的回绝道:“不!我不走!要走也是文帅走!长沙尚可与夏军一战,需要文帅坐镇指挥。我一介残疾之躯,文帅方才不是也说我行动不便?再说杨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