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秉笔内侍誊写分发至各宰辅重臣公事房。
次日散罢早朝,召王雨农、陈文远、刘秉德、耿进、宁王赵当、康王赵敢、徐文瀚、张谦等人到御书房议事。
赵启扬了扬手中的奏章道:“杨致送呈的这两份奏章,诸位卿家想必都已看过了。你们都知道,杨致奏事从无废话,向来风格鲜明。要么是直奔主题,要么是就事论事、由朕自决。”
“战事进展颇顺,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朕以大夏半数以上的兵力交托杨致,倾举国之力支撑耗费,总不能白忙一场。若是打下来了守不住、管不了,朕怎么对得起数十万浴血疆场的将士?今日朕与诸卿群策群力,必须拿出一个稳妥的应对之策。”
王雨农清了清嗓子,开言道:“皇上,攻城掠地之后,便需迅速接管治理,安抚百姓,恢复秩序。其中关键的为难之处,是一时难以委派那么多的官吏。”
“老臣以为,先帝在朝之时伐灭北汉、南唐的旧例,或可借鉴。朝廷从翰林院以及六部吏员中选派外任一部分,随军书吏有过署理一地民政经验者就地任用一部分,南楚旧官故吏招纳留任一部分……。”
王雨农理政经验丰富,正自不疾不徐的侃侃而言,金子善留意到本应在御书房外值守的一个内侍,缩头缩脑的在门外张望。眉头一皱,出门小声问道:“何事相扰?”
值守内侍小心答道:“杨侯呈送八百里加急军报!”(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388章 你爹喊你回家吃饭
赵启威权日盛,越来越有皇帝范儿了。除了这小子从娘胎里带来的权谋天赋,加上老皇帝煞费苦心的多年秘密培养,从挑起与突厥的死战而大获全胜,到如今杨致统军的捷报频传,都给赵启加了不少分。
金子善自上年那次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即便皇帝主动开口问询,都再未对军国重务作过一字评论。随着皇帝的日渐成熟,“内宫不得干政”这条铁律的烙印,也日渐清晰。
身为宫中内宦,是龙得学会盘着,是虎得学会卧着。能悟通这个道理的人,通常活得越久。没事找事的次数多了,就等于是找死。
先帝的贴身内侍马成,金子善心底原本是不大看得起的。回头想来,这位老前辈在先帝面前一辈子都没说错过一句话、做错过一件事,愣是平平安安的得以善终。谁敢说这不是他老马的本事?
皇帝在御书房召见重臣议事之时,最不喜受人打扰。八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