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嫁丫头。史上的曾纪泽在十八岁时即与曾国藩挚友贺长龄之女完婚,不料翌年贺氏夫人难产去世,21岁时又娶湘军名臣刘蓉之女,而此时的曾纪泽也不过二十二岁。
曾纪泽想到这节,不由暗中窃喜,如今的这副身躯,比起宋岩要俊美的许多,而且家中还有一个娇妻在等着,身边还有这样灵巧秀气的丫环伺候着,身为曾国藩之子,为人尊敬,又不用为赚钱发愁,除了不能上网、游戏等外,这日子过得想来一定是很舒服的。
曾纪泽出现的这个年份,正是咸丰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61年。
此时的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举事闻名的“火烧圆明园”暴行也已发生,大清国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条约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给英国,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资产,赔偿英法军费各八百万两。
丧权辱国,举国同悲。
而就在《北京条约》签署不久之后,野心勃勃的俄国以“调停”有功自居,趁机逼迫清国订立了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堂堂大清国,以天朝上国自居,而卖国之行,犹胜过五代之石敬塘。
外战方息,内乱不止。太平天国的反叛者们仍控制着大清国财赋重要来源的江南半壁河山,雄兵号称百万。腐朽无能的八旗与绿营军敌不过凶猛的“粤匪”,不得不起用汉人之士,湘军由此崛起,在曾国藩的统领下,与太平军血战数年,终是挽救了大清国将倾之势。
此时,公元1861年,湘军与太平军的战争已经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湘军正集中主力兵力围攻太平天国天京上游重镇安庆,但得安庆,便打开了通往天京的门户,长江一线,将尽为湘军所控投制,天京就将处于岌岌可危的形势。
太平天国方面自然不会轻易的放弃安庆,为了解安庆之围,太平天国制定了两路入鄂的作战方案,企图由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分率北南两路大军进军湖北,行围魏救赵之策,直取重镇武汉,逼迫湘军调兵回援湖北,而解安庆之围。
然而,太平天国之中存在着分歧,忠王李秀成志在经营苏杭,对于率军入鄂并不怎么积极,是以迟迟按兵不动。而英王陈玉成则率军由江北西进,一路长驱直入攻入湖北,大军迅速的在逼近省会武汉。
湘军方面自然识得破太平军的计策,然武汉乃长江重镇,布防空虚,湘军不可能不救,是以曾国藩连派劲兵回援,但主力军仍在围困安庆,而身为湖北巡抚的胡林翼则亲率一军回援省会武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