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看来面对已经日暮西山的辽国,赵曙绝对不可能成为宋高宗赵构,至少在现在看来当初所做的已经非常值得。不管怎么说王静辉当初营救赵曙他都是不会后悔的,毕竟赵曙也是他的老丈人,若没有当初赵曙的提拔和偏袒,他也未必能够走到今天,至少他和蜀国公主的婚事很可能就会被曹老太太一举破坏掉,说不得自己的老婆又要走历史的老路,落得一个非常让人扼腕叹息的结局……
“爱卿,现在北方局势想必爱卿都看在眼中,对此可有什么良策?!”赵曙笑着说道。
韩琦在北方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在很多人眼中差点儿就是挑起宋辽两国大战的肇事者,尽管韩琦声望素隆,但还是有很大北方派系的官员对韩琦毫不手软的呈上了自己的弹章。当然这还不能够引发北方派系官员的分崩离析。但是素来是朝廷一大中坚力量的北方派系也在王安石变法后头一次出现了这么大的间隙。这也间接影响了大宋朝局的变化。
对于北方派系官员声讨韩琦,王静辉则是不以为然的,比如像韩绛那块贪生怕死的料有何资本来指责韩琦?不过是因为怕北方沦为战区破坏了自己家族的根本罢了!对于类似韩绛这种人,王静辉向来是看不起的——他每年拿出来白白发展教育、公益设施的资金都快顶得上半个韩家家业了。韩绛实在此番作为实在是让人齿冷!不过也并非全部都是像韩绛这样的人,韩绛的兄弟韩维对此事就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反而在朝堂上为韩琦说话张目,反对那些想要撤销韩琦的官员主张,力主韩琦继续主持北方对抗契丹。
王静辉不明白同是一个老爹,这么生出的孩子有这么大的不同,不管怎么说以韩维长期以来的作为和表现来看。这不是故意的让韩家脚踏两只船,应该是韩维自己的主张与家族无关。
“臣以为政见不同是应当的。对韩侍中的评价应该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就现在宋辽两国之间的局势来看,韩侍中的做法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不过以长远来看是增加了我大宋日后收复燕云的难度,但总体来说是八二开!”王静辉躬身说道。
“哦?爱卿此意何解?!”皇帝赵顼问道。
“对于辽国在这个时候应当采取强硬措施,这样一来也可以策应苏大人与契丹人谈判,只要苏大人利用得当,当可为大宋谋求更多的利益,至少韩侍中所占的地盘归大宋所有不是什么难事!这是大宋现在能得到的好处。”王静辉笑着说道,“韩侍中这次动作太大,估计契丹人就算财政再紧张,派遣十万新军来增援还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以来就使得原本屯兵重地的燕云十六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