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了些闲话,毕竟快成一家人了,气氛还算融洽。临走时,朱显波又想起一件事情。
“岳父大人,薛姑娘,我还有件事情想跟你们商量。”朱显波这称呼乱啊,叫薛贞岳丈是为了让薛贞尽快进入角色,可薛美琳和他毕竟还是头次见面呢。
“皇上,于公于私你都不需要这么客气的,琳儿将要进宫,而你即将登基,薛贞何德何能啊。”薛贞看皇上这么客气肯定有事情了。
“是这样的,你可能也听说,朕和朱丹她们几个在逃难时相依为命,她们为朕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朕想留她们在宫中。”朱显波其实大可以不跟薛贞说,但是既然薛美琳是皇后,那么还是提前打招呼的好。
“皇上,可是当日在东门打退东营大军的几个人?”
“正是他们。”朱显波知道其实薛贞肯定老早就打听清楚了。
“皇上与她们感情深厚,留在宫中理所当然。”薛贞说得而很坦然,他也知道皇上是给他面子尊重他才跟他说这是,要不然皇上后宫三千关你国丈大人鸟事啊。但薛美琳听着却有点不高兴,虽然未曾见过三个女子,但是无论谁要跟她分享皇上,只要是正常女人肯定有反应,无非是反应大小的问题。
朱显波亲自登门拜访已经给足薛贞面子,薛贞自己身为尚书,女儿即将入主后宫,这下就没理由不全心全意服务朝廷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朝廷有他们家的一部分了。选定皇后就是新皇上登基,册封皇后方可实施新政,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规矩。一切按规矩办,登基那天大家很高兴,最高兴的除了我还有薛贞。不高兴的人也有很多,比如朱彤,嘴上还不能说,朱丹说了四个人要互相扶持,不能拆台。我这当皇帝的台子最大,她虽然是我的女人,但是立后不够资格啊。
先皇出殡后就是新皇登基,朱显波想留个好印象,也加上他知道明末本来就国库空虚,因此吩咐李明德人一切从简。
朱显波携皇后准时出现在登基大典上,这时按一般典礼规定,由中和韶乐乐队演奏,但由于处在丧期,规定音乐设而不作,只午门上鸣钟鼓。
皇帝帝即位后,阶下三鸣鞭,在鸣赞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典礼中,百官行礼应奏丹陛大乐,此时设而不作,群臣庆贺的表文也进而不宣。
最后要颁布诏书,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仪式庄严而隆重。首先,大学士再将诏书捧出,交礼部尚书捧诏书至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装饰有云纹的木托盘)内,由銮仪卫的人擎执黄盖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门,再鸣鞭,建贞帝还宫。文武百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