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仲肥抚须轻叹道。
“哦,原来如此!”李治感觉有些头疼。这其间还有这么多道道。不光是李治,就连上官仪也在低头消化麦仲肥所说的话语。
沉默了一会后李治问道“仲肥。依你之见,当前该当如何处理此事?”
“陛下!银票发行既是以国家信誉做担保,臣以为当让我等朝中大臣带头将家中的帛财兑换银票。有了我等带头,方能体现出国家信誉。民众皆有盲从的习惯,由此当可带动此事顺利进行。”麦仲肥停顿下来。抿了一下发干的嘴唇。
李治见状急忙让内侍给几位止茶。麦仲肥谢过后抿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后继续说道“此事臣早已经预见到了,漠南运粮的车队以及船队应该在这几日即可到达长安。但光以漠南一地之粮恐难成事。还请陛下下诏从南方调粮,走水路进京,以平东、西二京之粮价。”
“哦,但粮价平抑后,那万一出现仲肥所说伤农一事该如何处理?”
“陛下!粮价之所以高是因为囤积,如今长安、洛阳各商铺已经不敢再收帛财,即使想买粮囤积也只能用铜钱交易,这样一来囤积铜钱之事已经化解,自不必担心市面无钱可用。这也牵扯到了货币总量这件事情。”
麦仲肥淡淡看了一眼上官仪又说道“我大唐每年所铸新钱有数。总体所铸铜钱的总数就是货币总量。如果再加大铸钱数量,那只会加剧囤积,甚至会出现私铸现象。
就如汉末的时候一样。”
这时候的上官仪已经额头见汗。通晓史实的他怎么能不知道汉末的中央为了填补空虚的国库,大量铸造铜钱。上行下效,各路诸侯也纷纷效仿中央,以至于物价一日数变,再加上官服横征暴敛弄的民不聊生。最终出现黄巾暴乱。
其实麦仲肥敢在长安与洛阳进行金融试点改革,完全得益于当时的通讯落后。即使发生上述事情,也可由远地调粮入京,来平稳粮价。如果通讯发达,全国同时暴涨那他也就只能干瞪眼了。 长安与洛阳作为都城所发生…知二节叉是其他城市披仿的对象,只要能在长安与洛阳讽然瑰川,其他城市自然会紧跟中央步伐,那银票取代帛财也就顺利完成。
“哦,也就是说调粮入京后。待粮价平抑,囤积的铜钱也就没有了囤积的必要,是这样吗?还有一事,收回的帛该当如何处置?”李治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这大量的丝织品可不好处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