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朕就要抛下这些未完成的基业……朕的弟弟虽然不算太聪慧,但他本性纯良、敦厚实在,就交给你们众位辅佐了!”
“陛下……”许多人泣不成声,还有人更是连连叩首,为先前自己对皇帝的忤逆而忏悔。
突然殿门大开,晋王郭信快步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喊道:“皇兄,皇兄!”
他满脸焦急,充满了毫不作伪的关心,紧紧握住郭荣的手,眼中更有泪忍不住淌下来。郭荣看着这个敦厚的弟弟,心中也有些歉疚,他反握住郭信的手,大声说道:“吾弟当为尧舜!”
九五九年六月十九日,一代雄主郭荣驾崩。此后不久,长期昏迷的王朴也随之而去。八月,翰林学士窦俨拟定了大行皇帝的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
第448章 南北夹击?呸!
六月二十日,晋王郭信登基称帝。此时的后周政局正如郭荣生前所谋划的一样,朝中大事,由范质、王溥、魏仁辅三位资深丞相做主;军队之中,将有可能谋朝篡位的张永德和李重进两员大将调离京师,出守边疆;至于京中防务则交给一向忠诚的韩通负责,但为了牵制韩通,又任命董遵诲为殿前司点检。
这样一来,军政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内外牵制,使他们既能运转,又不会相互勾结。如果换成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一定会设法破除这些障碍,设法亲政,可是对于智商受损的郭信,这样的安排恰巧是最合适的。
皇帝沉默不语,朝会的时候时常走神,天天惦记着回宫玩玩具。而大臣们相互商议,取长补短,如有实在无法解决的争端,则在皇太后符氏和皇帝的监督下,由范质等五人投票解决;如有重大事宜,除五人商议以外,还要征求李重进与张永德意见。如此一来,后周政局异常稳定,朝廷中的精英不由得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原来咱们并不需要皇帝,或者说并不需要事必躬亲的皇帝。
这一天,镇守南疆的李重进派人送来消息,辽国派出使者前往南唐,得到了南唐国主李煜的热烈欢迎。而且有消息称,李煜正在动员军民整修城防工事,修建要塞。李重进曾经派人前去质问,李煜却以世宗同意为由。拒绝整修工事。虽然南唐遭受了重创。可是江南地区本就繁华,底子深厚,在加倍征收赋税之后,南唐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李重进担心南唐与辽国再次联合起来,趁着大周新主即位的时机起来进攻中原,所以赶紧派人来此报信。
韩通、董遵诲两人接到李重进的消息后不敢怠慢,立即前去与范质等人开始紧急商讨。现在军队历经南征北伐,正处于休养生息的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