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自己的阿姆,自己的兄长,从前身边的所有人,甚至想到了宋修远,想到了远在雁门的儿郎将士,想到了战地的平民百姓,不知这个时候这些人又在做什么呢?
***************
中秋宴在各府女眷陪着太子妃说笑的细细话语声与别致的吃食中过去。月上中天的时候,宫娥撤了案几上的吃食,端了茶水出来。
“尽是吃喝也是无趣得紧,我方才说的几个有趣法子,依花入座是其一,”太子妃抿了口茶,继续用她那甜糯的声音说道,“这其二,我想着此处地形巧妙,倒不如效仿前朝文人墨客的曲水流觞,倒也畅快有趣。”
自然无人异议。
穆清静静坐于下首,心中微微不安。
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然而于诗词歌赋一道,她却是一块榆木。无端想起清宁宫里太子妃言语间的不屑与讽刺,穆清忽然觉得,这场中秋宴恐不会这般平静地过去。至少,于她而言是如此。
果不其然,太子妃的下一句话直指穆清。
“穆清公主,你瞧着如何?”
☆、佼人
“穆清公主,你瞧着如何?”
太子妃的这一句话让在座的女眷霎时止了谈笑,齐刷刷望向穆清的方向。
穆清微怔。
因为宋修远出征,穆清尚未庙见,虽已完成了成妻之礼,于礼法上却仍未真正入宋氏宗族。只镇威侯府到底位高权重,穆清又是一国公主,众人为显面上的尊重,平日里仍会唤她镇威侯夫人,亦或是冠了姓的莫夫人。却不知为何那太子妃总揪着这一点,回回见到她,总会唤她出嫁前的封号“穆清公主”。
穆清起身,朝着太子妃行了个虚礼,从容道:“既是殿下用了心思想了良久才得的法子,自然是好的。”
太子妃闻言,盯着穆清瞧了会儿,待身边的宫娥递给她一盏河灯,才道:“夫人见笑了,我不过怕曲水流觞这粗陋的法子比不得蜀地的乐舞呢。”谈笑间又如前次在清宁宫那般,将称呼改了过来。
“夫人既然这么说,我便也放宽心些。在座的众位皆是有文采的,今日咱们倒不妨以这河灯代了酒盏,河灯选了谁,谁便以月入诗,抑或是取带月的把戏,若是做不到的,则自罚一杯,如何?”
夏国向来以诗书礼乐为尊,蜀国却不然,因而穆清全然不懂那些诗文把戏;嫁入夏国前,也有教习嬷嬷逼迫她念了好些夏国诗文,只是她向来不喜这些,念的时间又短,全然到不了以诗为乐,以月入诗的境界。
穆清微微皱眉,一边侥幸祈愿那河灯莫要停在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