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再在原本早就备好的空着名字的遗诏上填上名字而已。
“扑通,扑通”的声音不绝传来,虽然是心照不宣,但是对大行皇帝的山陵之崩,群臣还是不敢不哀的——虽然为了防止朝廷异动,正式的发丧要等到新帝登基之后进行。
“你们都是皇帝最信重的臣子,也是我大宋社稷的擎天之柱,天就是塌下来,为了大宋的亿万苍生,也需要你们和老身一起去顶着,所以天下都可以惊惶,但你们不可以惊惶,请大家速下决断,以免天相生变!”
这时候,章惇第一个站了起来,奏道:“臣以为,蔡王似威仪有太祖遗风,乃是聆召的最佳人选!”
一句话,立即在群臣中炸开了锅。大家搞不明白前几天章惇的“代言人”安惇还说什么端王佶最适合的,怎么今天章惇又这么说?难道这老小子这几天以内就被收买了?那些章惇派里面上次表态支持过端王的这时候傻眼了,这时候的人最重气节,说出来的话要一言九鼎,不管外力如何,都不能轻易改变。叫他们这时候出来改口,那是万难,但要他们和权倾朝野的章相公对着干,他们更没有那份勇气,毕竟,这些年几乎所有和章惇对着干的都去岭南开荒去了,他们可不愿成为下一个倒霉蛋。
而此时最傻眼的自然是安惇本人了,平时七窍玲珑的他此时脑袋里就剩下浆糊了。这怎么回事?章相—惇这个老匹夫不是亲口向我暗示过支持端王的吗?
忽然他脑袋一转,不对,他什么也没有说啊!这时候,他终于“猜到了”章惇“放弃”他的一个绝妙原因了:章惇素来以清廉正直自居,虽然手段狠辣,但在民间对他的评价在当今的极为宰相中还是嘴好的。但是我安惇呢?不用说,贪财好色,趋炎附势,狡诈奸猾,反正所有可以用作对官员的贬义的词用在我身上多半都不会错。正因为如此,我在民间的名声无疑是最臭的,如果没有章惇这棵大树罩着,我能有岭南开荒的机会就是万幸的了。于是,章惇为了向新帝邀宠献媚,我安某人自然是最好的进阶之礼了,哪个皇帝新上台不愿拿几个臭名昭著的人来祭旗?若是这个时候我安某“主动”背叛他章惇,他章相公拿我献给新帝开刀自然就是于情于理都没有不对之处了!
好阴险,好毒辣!
不能不说安惇能凭借察言观色在宦场混到如今地位,自有其过人之处,但看他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令人不信都难。只是他漏算的是,章惇目空一切,即使对于新帝也不会有献媚的心思,所以他的假设根本不会成立。
不管怎样,安惇觉得现在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