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皇朝的一些行为进行规范。
他会想方设法提高工匠的地位,并且勒令后世必须实行。
当然,他知道后世的子孙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他的话实行,但是做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回到王爷后,吕岩发现张居正正在府里等他。
“王爷,我这有件事需要你拿下主意。”
张居正笑着说道。
吕岩点了点头,然后就接过了他手里的奏折。
吕岩并不是喜欢处理政务的人,因此很多事情都是交给张居正和萧何处理。
他们都是真正的人才,吕岩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处理好各种事务。
只有当一些大事他们拿不定主意时,才会交给他亲自解决。
看过奏折后,吕岩的脸上露出了沉思的神情。
原来常州的一名官员提出,一些在明朝为官的人在常州占据着大量的土地。
按照明朝惯例,这些人在税收上可以获得极大的减免,甚至完全是免税。
这给常州的征税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他提出是不是对这些人进行征税。
对于这名官员的心思吕岩是非常了解的,虽然他现在和明朝和平相处,但是即使是很多平民也知道,明朝和他的关系称不上融洽,他的治下只能用国中之国来形容。
那些人当着明朝的大官,甚至还在密谋着如何对付他,却在他的辖下却享受着免税的待遇,这显然有些不合理。
这名官员之所以提出这种要求,估计是表忠心的成份居多。
“王爷,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张居正问道。
这件事其实并不困难。只是牵涉过于重大。因此必须吕岩亲自拿主意。
吕岩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仔细思考了起来。
事实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士大夫完全不用交税,而是他们根据官职的不同、是否致仕、是否京官享有一定的免税额度。
比如1545年就规定,正三品和从三品的京官,可以免粮20石、人20丁。
这里的20丁是指可使20个人免除徭役,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优免,因为古代徭役往往会使人家破人亡。
后来朝廷允许各省酌裁优免,也就是说你自可以制定本地的优免比例。
这样一来结果就复杂了。比如南直隶的武进县正三品可以优免准田670亩,而不是20石粮食。
正是因为士大夫的这个特权,导致很多人刚刚中举或者成为进士,就会有大量的人前去投效,这样他们就可以享受免税的待遇。
事实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