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发与他们为奴后,也算是家庭的一部分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搜集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按照吕岩的命令。
对外征战,所有财宝上缴一半给国库,两成归军官,三成归军士。
陈庆之考虑到军队远征海外士气不高,于是立刻将这些金银发了下去。
得到这些金银的刺激后,军队的士气果然高涨了起来。
要知道对内征战可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就算是缴获了大量的金银也得全部上缴。
现在敌人不仅无比弱小,而且能够获得额外的赏赐,那些军士当然是士气大增了。
当年,蒙古大军也正是在这种源源不断的赏赐下,才愿意不停地发动西征。
就这样,吕岩的远征军忙碌了十多天。
虽然他们将马尼拉包围起来外,并没有对马尼拉发动进攻,而是将精力专注于清剿附近的部落。
清剿完附近的部落后,一支舰队载着五万余名倭人俘虏和南洋俘虏前往台湾,而陈庆之终于对马尼拉发动了进攻。(我的小说《帝国之征服者》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ps:非常感谢神马都是杯具的打赏
第156章膛线枪与抬枪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之征服者》更多支持!
在陈庆之攻伐吕宋的时间内,吕岩悄悄地进行了小规模的改革。
他首先改革的就是匠户,匠户供应着吕岩手下军队所有的军事物资,他们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明朝的武器生产制度,吕岩老早就看不顺眼了。
明朝的各种官员从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拼命地压榨那些匠户。
结果生产出来的武器质量其差无比,明朝军队对后金作战失利,那些火器频频炸膛绝对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吕岩先是在杭州成立了军器局,然后将小部分从属于卫所的匠户以及他们的家属迁到了这里,让他们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
大规模的集中生产有利于节约成本,刺激新技术的产生,有利于对武器的质量进行管控,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吕岩打算在这里试行流水化生产,对所有的武器进行标准化,最大限度地使那些武器的零部件可以互换。
事实上在秦朝时期中国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