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其中最为强大的突厥通过入侵中原、扶持傀儡等手段干预中原统一。剩下的那些吐谷浑、高丽、西域诸胡因为实力有限,不能相突厥那样随意cào控中原群雄。不过它们也不甘寂寞,乘机扑上去咬中原两口。这便是大唐立国时所面临的境地。为了统一中原,李渊不得不向突厥称臣,委屈的忍受着突厥的人勒索和欺凌。听闻李世民登基颉利可汗甚至率重兵来了个兵临城下。面对突厥的重兵围城,李世民也只能无奈签下了城下之盟。
不过任何局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然强盛的秦汉也不会相继灭亡,中原大地也不会上演五胡luàn华的惨剧。大唐立国后与周边异族的关系就慢慢发生了微妙变化。进入贞观年间,随着中原一统,变化越来越明显。量变引起质变,终于爆发了大唐大败突厥生擒颉利这个标志性转折事件,使整个局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大逆转。
原本受突厥欺凌委曲求全的大唐忽然变成了凶神恶煞,一下子将突厥干翻在地。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其他政权彻底傻眼,特别是在情况错综复杂的西域。原本对大唐存有轻视之心,认为大唐只是只体形大一些的牛,随时可以咬它一口的吐谷浑、高昌立刻夹起了尾巴不敢放肆。不过,不同的是吐谷浑是真吓破了胆子。吐谷浑与大唐交手过多次,知道大唐早已对他的屡屡挑衅不耐烦,只要大唐腾出手来与就会与它好好算旧账。吐谷浑现在能做的就是夹起尾巴老老实实,不让大唐抓到发飙的把柄。
而高昌则不同。它与大唐一直没有太大的冲突,而且它与大唐之间还有西域诸胡作为缓冲,是以它并不担心大唐真的会来攻打它。所以高昌的怕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低调了一段时间,特别是后来丝绸之路畅通之后,高昌因为占据了地利之便很快就发了财。财越大则说话的底气就越足,行事就越张扬,在没受到其他势力的打击和压制下,这种张扬便成了霸气。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高昌成了西域最强大的实力,因此孳生了夜郎自大的心态,自以为它浑身上下充满了王八之气,以至于霸气侧漏,能与大唐分庭抗礼,只要它虎躯一震,便能让大唐纳头便拜。
吐谷浑已是去了势的太监,想要雄起已是不可能,只能龟缩一隅苟延残喘。而高昌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二愣子,大又谁敢惹我我就咬它两口的架势。在不能重回大唐怀抱的情况下,贺胡子丢开吐谷浑的麻杆tuǐ,去抱高昌粗tuǐ也属正常。
对于高昌而言,熟悉西域形势手下有好几百亡命之徒的贺胡子前来投奔也是壮大自身实力的好机会。更何况贺胡子做的是生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