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虑己身之荣辱,官爵之进退,富贵终归如浮云。”
李潜虽然已经接受了现在的身份,但前世的形成的性格却难以磨灭。作为从千年之后穿越来的李潜与当时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对皇权并没有发自心底里的敬畏感。至于做人处事的态度,他与儒家所提倡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不合辙。从他内心来讲更重视的是自己能否过的舒服,如何能够获得权势。所以李潜从开始就没想过虚名之类的东西,所想所做的全都是如何出人头地。
这倒不能说他是大奸大恶充其量只能说是自私。然则谁不自私?徐简不自私吗?他也自私否则为何会刻意拉拢他和牛弼?他今日如此行事,为的还不是希望日后李潜和牛弼能帮衬徐方平?但徐简的自私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在徐简的心里早已树立了一个底线。一个多年饱受儒家熏陶的底线。徐简重名声因此他的行事不可能会不择手段。
但李潜不同,他对儒家没有多少认同感,才不觉得儒家的那套能有多大用处。他所追求的完全是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他才不会忌讳什么道德什么虚名。若是现在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能够得到李世民或者李渊的赏识,他才不会考虑儒士有什么感受更不要说儒士们的评论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潜即便不认同儒家的理念,但徐简所说的“万事以国为念,以百姓为念,虽死而百世流芳。不虑己身之荣辱,官爵之进退,富贵终归如浮云。”这两句话还是给了他极大的触动。李潜再坏但终究还是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他前世形成的道德良知和行为准则。他不能也不会看着老百姓受苦而自己作威作福。这就是李潜的底线。在维护百姓利益方面,他与徐简有着相同的理念,至于这理念能够支撑多久,李潜不知道。
想了许久,直到月上中天李潜才叹了一口气,暗暗将徐简所说的这两句话铭记在心。过了一会李潜便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第二日,李潜和牛弼去了趟宕州。因驿馆的事务繁多,马三奎没能一起前往。孰料两人到了宕州却扑了个空。原来谢志成到渭州送一份紧急公文去了。两人只能无功而返。原本李潜还想回家一趟的,但转念一想,若让牛大婶知道两人要去从军只怕她更牵肠挂肚。所以李潜只能忍痛放弃了这个念头。
第三日,两人辞别马三奎和驿馆的一众驿卒驿丁去了军营。
到了大营门口向值守的士卒禀明来意。士卒向马三宝通禀之后便奉命带他们进入军营。李潜进了军营看到军营的空地上士卒们正分成几批训练。有的在练习射术,有的演练阵列,有的练习骑术,还有的在分组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