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就包括在蒙塔亚筹建电视台的法加斯和他的合伙人。虽然这些殖民后裔投资的企业在种种盘剥下未必能赚到多少钱,但和那些来到蒙塔亚寻找遗产未果,就莫名失踪的人相比。他们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直到蒙巴顿政府上台,新政府与大多数国家缔结了友好条约之后,几乎已经放弃寻找先辈遗产的殖民后裔们,这才又动了取回财产的心思。当然,这一切却不能少了一个关键人物的努力,她就是蒙塔亚总理夫人——莱特勒斯
周女士。
蒙塔亚现在急需的的不是人力和资金,而是拥有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人力,有的是,蒙塔亚三百多万人口,除却老弱病残,都是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金,凭着蒙塔亚现在与国际上的良好关系,想弄到些无息的贷款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更何况现在的蒙塔亚并不需要大笔的资金,因为包括公路、港口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都是由与蒙塔亚有着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家以半援助,半投资的方式建设着的。
在蒙塔亚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蒙塔亚对行政管理、经济、工商业、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几乎是所有的行业都急需有技术的人才。自己培养,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时,从海外招聘就是最简洁和快的办法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莱丝受蒙塔亚政府委托,远赴欧洲及拉美地区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蒙塔亚国家形象推介和招聘活动。目的就是希望能在雨季到来之前,为蒙塔亚招来一批急需的技术人才,然后在这个雨季中为城市建设、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大展打好基础。
当然,此时的莱丝已经不仅仅是总理夫人的角色,她已经有了一个蒙塔亚政府言人的头衔。其实,如果不是莱丝不愿意从政,蒙塔亚外交部长的头衔很有可能就是她的。因为在这个国家,一个熟悉外部世界,能够顺利和外国沟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现在的莱丝可算是修得了正果,她已经从一个不受待见的三流记者,一跃而成了蒙塔亚总理夫人。然后,闲不住的莱丝又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了一本感人至深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爱在非洲》。这本书从莱丝幼年时蒙塔亚政局动荡导致她的家庭生巨变,到成年后无法融入欧洲社会,再到重回蒙塔亚懈逅周吉平,再到经历战争的过程一一记叙。由于书中所写的内容都是源自莱丝的真情实感,强烈的代入感让小说读起来很是让人唏嘘。
一位欧洲的非洲问题专家读了莱丝的小说后曾说:这本小说是研究非洲现代史的必读著作,它深刻的揭示了上个世纪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以来,对非洲国家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