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信心的表示。
近年来,东部沿海百姓屡屡遭受海贼劫掠,已经到了没法生存下去的地步。尤其是这次大灾之后,大批以海为生、以海为家的渔民,像水猛一家一样,被迫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海边,逃往内地谋生。
就这么定了!
不过,还有一个难题。
逃难的渔民,没有目的地,四散逃亡去了各府县。如果想招募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由东平府衙出招募告示,去各府县招募。
可是,知府安若泽进京述职,府衙代理主政的佐吏不敢因此事动用知府印信。
暂时,只能在东平府本地招募了。
城外,竖起一根高高的杆子,上面挂上招募的旗子,离得很远都能看得很清楚。
水猛看了旗子,又提出一个建议,应该换个旗子,换个渔民很熟悉的图案船眼。
船眼,是华夏东部沿海特有的习俗。就是在渔船船头两侧,画上眼睛,既作为装饰,又是一种寄托,希望能赋予渔船灵性,保佑出海的渔民发现大鱼群,躲避大风大浪。
这个主意不错!
鱼眼,是渔民最熟悉的图案,算是一种图腾。
杆子很高,旗子上大大的船眼,随风飘舞,几里地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逃难的渔民看到,一定会奔着旗子而来。
……
安若泽立刻这几天,东平很忙碌,也挺安稳。
青衫的病恢复得很快。
按田甜的说法,青衫的身体已经没有问题了,但青衫自己却说,还是感觉有些疲劳,想再躺两天。
这不符合青衫的个性,但藤洛并未想太多。
这段日子,青衫起早贪黑跟着田甜,给灾民诊病熬药,实在太辛苦了,既然她想多躺两天,藤洛当然乐得让她好好歇歇。
这几天,藤洛很忙。
船眼旗子挂起来后,果然有几渔民投奔过来。
和水猛一样,这些人都是东部沿海的渔家,因水灾和海贼的原因,逃往至此。
这些渔民说,还有不少渔民逃往到周边的府县,如果需要,他们可以立刻去招来。
藤洛却没有着急,因为他意识到另一个问题。
渔民和陆上的农民相比,性格有很大的不同。
在大风大浪里讨生活,远比在陆上种田辛苦得多,也更加危险。因此,渔民的性格更加豪爽、耿直,脾气也更大。
不用说别的,单是嗓门,就比常人大得多,他们平常聊天说话,都好像吵架一样。
这十几二十个渔民投奔过来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和原来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