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凉。银杏和李威还没有回来,这乍明乍暗、忽暖还寒的片刻,或是我与高旸最后相安无事的时光。过去有多宽容,今后便有多冷酷。呆坐一会儿,还是高旸先开口道:“你去后面瞧过春儿了么?”
“已拜见过王妃。”
高旸转头望一望天色:“从前你们何等亲密,今日你便在她面前多待一会儿,也不愿意。倘若我不在城中时,你肯来看她,时常宽慰她,她就不会病得这么重。”
高旸明知启春借华阳的剑杀我时,是何等冷酷与决绝。我至死也不会忘记,她奋力拦住三才梭的右手是何等敏捷,就像被三才梭洞穿的疤痕,永远留在启春的手掌与手背。他也应当知道,我并不擅长与蓄意谋害我的人和颜悦色、卑辞好言地周旋。对慧贵嫔是如此,对启春亦是如此。我先是发笑,忽而转念,这何尝不是真相揭发前,他最后所表达的善意与情义。年少至今的惦念与数月的优容,我不是不感念,然而我与他一样,也是“骑虎难下”了。
我叹道:“玉机姿陋性愚,不堪侍奉左右。旧日承王妃错爱,思之惶恐。”
高旸有些失望,却也平静:“你也有你的性子。”
正说着,忽见一个身着翠绿绸衫的中年女人低头走了进来。只见她绾着百合髻,头上插戴一对碧玉簪并一枚累丝珠花金钗。眉眼细致,气度沉静,一望便知是王府中举足轻重的仆妇。她低眉顺眼,对我不加一瞥:“启禀王爷,太妃立等王爷过去说话。”
高旸道:“母亲唤我何事?”
那女人道:“太医新近为王妃开了一张药方,太妃请王爷一同去参详。”
高旸会意,笑容透着些许无奈,却也不争辩:“这就去。”又向我道,“你在这里坐一会儿。”
高旸不懂医术,更不通药理,新开的药方何需他看?大约是林妃听说我来了,恐怕启春不自在,不欲高旸与我在一起,所以遣人来请。高旸去后,我随意从桌上取了一本兵法翻看。
不过小半时辰,银杏便亲自捧着玉銙锦带来了。高旸回到书房,只见他已戴好玉冠,将衣带束紧。鬓发一丝不苟,环佩俨然。银杏奉上一只铜边彩漆的木匣,我亲自揭开,果然是一条紫地金丝、紫玉镂雕的玉銙锦带。我笑道:“这便是曹氏临终时赠予玉机留念的物事,连这只匣子,也是景灵宫的。殿下只管唤人来辨。”
高旸一面将两条锦带细细比对,一面道:“如何辨?”
我笑道:“命她二人依次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