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勉为其难照管几日。如今一切照旧,我也乐得清闲。”
当年慧太妃拼尽了力气,也要扳倒易珠,就是为了获得掌管六宫的权力,为自己争得一席立足之地。而柔桑出身尊贵,掌管六宫人事对她来说反而是一种负担。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此言不虚。
我不禁好奇道:“吴女御是何人?”
柔桑笑道:“吴女御入宫有些年头了,自陛下被立为太子起,服侍至今。是了,她还是当年慧太妃精心挑上来的。本来陛下还有意晋为姝媛,谁知竟如此不争气,这么快就被蓝女御告发了。”
我想起来了,吴女御便是当年在太子宫服侍我和银杏浣手的两个美貌宫女中的一个。当时银杏还曾道:“这里的宫女这样美貌,若李孺人还不进宫来,三五个月后,恐怕太子宫便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了。”言犹在耳,她终究还是落入了当年的“李孺人”手中。
爱怨得失本是常事,抱怨两句又如何?真正教人心寒的是宫中的争斗倾轧,教人无暇喘息。代代新人,行的都是旧事。甚是无聊。
我发呆的工夫,柔桑又处置了两件事,这才笑道:“宫里的事,说来说去便是这些,无趣得很,所以我也不愿理会。还是玉机姐姐好,四处遨游,逍遥自在。姐姐见多识广,若能常进宫说些新鲜事给我听,那才好呢。”
“微臣遵旨。”
清晨的时光在这淡惘恍惚的气氛中流淌,缓缓漫过彼此的心。柔桑迟疑片刻,忽然双颊微红:“入宫这半年,也没见着老夫人与朱云哥哥了,他们可还好么?”
我忙道:“多谢娘娘挂怀。家母和兄弟都好。”
柔桑道:“听闻曈姐姐刚刚诞下麟儿,老夫人很疼爱吧?”
我笑道:“是。家母得了长孙,欢喜得整日抱在怀中。”
柔桑笑道:“朱云哥哥如今也是儿女双全的人了,还是整日不着家么?”
弟妇顺阳县主高曈自高旸继承信王爵位后,晋封为郡主,于明道三年生一女,明道五年七月又生一男。母亲甚为满意。“云弟自从做了侍卫司龙卫右厢都指挥使,领无敌军副指挥使,便整日操兵骑射不着家。孩子都落地了才一身是土地从校场赶回家中看望。”
柔桑微笑道:“无敌军是神机营,我大昭之精锐,战功赫赫,太宗皇帝最为看重。朱云哥哥好生操练,方不堕威武之名。”
我恭敬道:“是。谢皇后娘娘教诲。”
柔桑还要再问,忽见慧珠进来道:“启禀皇后娘娘,大长公主殿下来了。娘娘是在正殿见呢,还是在这里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