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
芳馨道:“外面还有没放糖的,奴婢再去盛一碗来。”
我忙道:“不必了。慢慢喝着也好,重新拿一碗来,这碗必定也是倒了。”说着拿银匙轻轻搅动了两下,慢慢喝了一口,忽然想起一事,说道,“那出《赎孽》的典故,姑姑还没有告诉我呢。趁这会儿得闲,也说与我听听。”
芳馨却答非所问:“内阜院趁着送新榻来的工夫,将这个月灵修殿的月银用度一并送来了,奴婢才刚在外面清点。听内阜院一个相熟的小内监说,他们刚才去皇后宫里送银子,皇后为昨夜圣上与周贵妃在清凉殿坐了一宿的事情正生气。”
我大吃一惊:“昨夜圣上和周贵妃没有回宫?”
芳馨点头道:“听说是在清凉殿坐了一宿,圣上今晨还去上朝了呢。”
阳光透过竹帘,薄如刀裁,轻若羽纱。一如被漫长时光浸透的往事,细碎而温情。我想起皇帝倚靠在周贵妃身上的背影,叹道:“到底是打出生时就在一起的情分。”
事久而远,芳馨细细回想片刻,方道:“说起这出《赎孽》,老辈宫人谁不记得?奴婢十来岁上就听姑姑说过多次了。姑娘可知道我朝立国的根本么?”
我笑道:“当年太祖与肃王莫敖、定王周明礼、荣王陈四贲是结义兄弟,一起打下这江山。先帝未称帝之前,他们自称元帅,按齿排位,不分彼此。因此我朝最看重兄弟之情、朋友之义。据说陈四贲趁周明礼带着妻女回北燕探亲之时,在路上截杀了他。虽然陈四贲是先帝陈贵妃的亲哥哥,但先帝依旧废了他的爵位,免了他的官位,将他软禁在家十年。陈四贲幽愤自尽。”
芳馨娓娓道:“宫中人都传说,荣王陈四贲暗杀了定王周明礼的事情,原本朝中都不知道。是定王的二女儿小周郡主,也就是如今的周贵妃无意中得知的。那一年的元宵,宫中大宴群臣。周贵妃那年虽只得九岁,却代父王前去敬酒,在席上点了这出《赎孽》,借此观众人之情。随后又借着这出戏,质问太祖与定王的兄弟之情,更将陈四贲暗害定王的事和盘托出。在场的朝臣一一与闻,十人之中倒有九人信了。太祖这才下令彻查此事,软禁了荣王。那会儿圣上尚在母腹之中,信亲王才只有十岁,熙平长公主只得三岁。陈四贲的荣王和周明礼的定王都是死后追封的,唯有肃王莫敖寿终正寝,得享尊荣。他的独子便是辅国公莫璐,周贵妃的前夫。”
我心中一震:“这么说,信王和熙平长公主的舅舅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