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少爷一定不放过他,为赵伯伯出这口恶气!”
张飞卿拱手谢过有说道:“震少不可冲动,老朽以为只要这人不主动上门滋事,咱们也犯不着费心费力的去查询,怎么说还得以汇丰号的生意为重。”
见禄伯、岳震都点头认可,他轻笑一声接着说:“呵呵,至于汇丰号吗,方才震少说到乘人之危,老朽的意见呢,在临安,汇丰号就要作这个乘人之危的生意。”
岳震听闻心中猛的一动,脱口而出说了句“典当行”。
“什么?!何为典当行?”出主意的张飞卿却惊叫出声。
岳震可顾不上先给他解说,只是两眼放光的盯着他说:“张伯快说说您的意思。”
张飞卿疑惑的看了他两眼,问到:“两位可知寺庙、僧院里的长生库?”
“哼,”禄伯不屑道:“不就是那些恶僧们放高利贷的场所吗?”
岳震大为不解,急忙追问,禄伯其实也不太了解内情,还是张飞卿慢慢的给他介绍起来。
宋朝历代君王大都信佛,民间的寺院自然也是香火旺盛,加之朝廷的供奉、赏赐也颇为丰厚,所以寺庙中的僧侣反倒成了这乱世里的富裕一族。也不知从何时起,就有人把物品抵押到寺庙中,换些现钱来解燃眉之急,后来竟然渐渐形成了规模,被称为‘长生库’。
岳震暗笑道,原来这个时候还没有‘典当’这个词,难怪张老先生吃惊。
听他讲完后,岳震对这个当铺的雏形格外感兴趣,问道:“长生库都有些什么规矩,抵押的东西又是什么人给估价呢?”
“高啊!震少一下就问道点子上了。”张飞卿惊奇之余,还是高挑拇指称赞起来。
“这正是‘长生库’弊端之所在,也是老百姓引为不齿的原因。到庙里抵押的物品,全凭经手僧人的好恶来作价,往往僧人又怕上当,只是一味的往低里估价,所以搞的‘长生库’声名狼籍怨声载道,大大的违背了当初扶危解困的宗旨。”
岳震兴奋的站了起来,笑道:“那岂不是这一行大有可为吗?”
禄伯一听变色道:“震少不可啊,这种行当实在是有损阴德,不是我辈所为呀。”
“唉,禄伯莫急,听我慢慢说来。”岳震坐到了他身旁。“这一行其实是最讲究诚信的,而给抵押品估价呢,就是商家给抵押者的一个信誉的保证,只要做到公平作价,童叟无欺,即为他人救急又能博取些利润,何来有损阴德之说?”
张飞卿在一旁含笑点头,禄伯将信将疑道:“真有这样相互有利的买卖?那震少以前你怎么从未提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