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柳乘风的爵位高,虽然是藩王,可也算是大明的亲王了,再加上又有过军功,多少还能让人信服。更不必说无论是新军还是楚军都是柳乘风的杰作,至于张永的勇士营那就不必提了,张永本来就是柳乘风的人,至于其他各部,柳乘风也有一些威慑影响,柳乘风不做这次保卫战的总掌柜,还有谁有这个资格?
若是其他的事,柳乘风定会拒绝,不过现在事发突然,而且又是非常时期,人家杨廷和连责任都敢挑起来,柳乘风若是为了避嫌而推三阻四,就明显有些不太厚道了,因此柳乘风几乎不假思索的道:“这件事好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尚且本王这样深受皇恩的人?只要宫里肯点头,本王自然愿为王效命。”
杨廷和颌首点头,欣赏的看了柳乘风一眼,他其实对柳乘风的印象不太好,觉得这个人太霸道,可是今曰却让他有了几分好印象,他方才最怕的就是柳乘风怕被人说三道四,而故意推三阻四,毕竟国朝没有让藩王总领军务的传统,很容易被人攻讦专权的,可是柳乘风却是满口答应,显然也是个有担当的人。
“既然如此,那么剩下的事就看老夫和李公的了,我们明曰便上奏,保举殿下暂代皇上总揽军务,殿下且先去歇一歇,守城的事我和李公不懂,到时还要殿下未雨绸缪,老夫和李公呢,则专司粮草调度、安抚人心吧。”
李东阳道:“不错,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保社稷无忧,杨公,看来今夜你我是不能睡了。”
杨廷和苦笑,道:“就算是让老夫睡,今夜也是睡不着的,哎”
第九百四十四章:先斩后奏
山海关的消息是捂不住的,过不了多久就已经传遍京师,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甚至一些曾经经历过当年土木堡之变的惨状的老人更是不安。
不得已之下,朝廷不得不命报纸出来安抚人心,各报纷纷刊载了文章,都说各地军马已经整装待发,甚至山东等地的官军已经向京师开赴。届时云集大军百万,京师固若金汤。
这种消息其实也就是变变愚民,真正有心的人却知道蒙古人的厉害,也知道大明所谓的官军,真正能作战的十不存三。
不过有了士气总算是好事,至少不必担心蒙古人还没有来,整个京师就已经陷入混乱的地步。
一船船的粮食也顺着运河送至京师,京师内的各处粮仓塞得满满的,不少作坊也接到了大量的订单,被服、刀剑、火器、甚至是马车都必须有大量的存量。这时候,朝廷也不再可惜银子了,多事之秋,银子有个屁用。
那些原本打算南下的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