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夺各国切身的利益,大家岂能束手就范?
安南王黎晖领了头,连那一直避而不见的真腊王居然也到了场,除此之外还有亚齐、多佛等国的使节也都到了,这事儿闹得不小,迎宾馆连忙遣人去通知议政斧,而议政斧这边似乎并没有动静。
之所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是因为根本找不到任何借口,人家凑在一起说说话,你这东道主怎么管?不过据说这些人的言辞之中,多有对大明和楚国的不敬之词,其实不用据说,议政斧里的三位议政大臣只需想一想,便可知道这些人凑在一起会发什么牢搔。
牢搔自然是牢搔,议政斧没兴趣去管,消息报到了柳乘风那边,柳乘风显然也没有兴趣去搭理,朝中刚刚来了消息,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陈泓宇的快报,此时不但廉州乱,京师也乱,京师那边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了,皇上几次在听政时发表自己的看法,都被内阁大臣们挡了回去,这小皇帝自然勃然大怒,原本想去寻张太后告状,谁知张太后却站在了内阁一边。
张太后的选择是正确的,不管怎么说,小皇帝毕竟还没有熟悉政务,内阁不可能按着他的意思去办,眼下小皇帝听政即可,亲政还要再缓一缓再说。
可是朱厚照显然是个不甘心的人,在发了脾气之后居然破罐子破摔,直接称病,再不临朝。
小皇帝表明的是一种态度,意思是告诉大家,既然不听他的,那么索姓他就撒手不管,非暴力不合作。
朱厚照原以为自己撒气能惹来满朝文武们的退让,可是他并不知道,一场风暴已经酝酿起来,如雪片一般的弹劾奏书飞入内廷,摆出了孝宗先帝,着实教训了他一番,更有些狠毒的,居然在奏书中藏着一些隐晦的不敬之词。
无非是说朱厚照不是生病,是因为爱好美色。甚至还有人说皇上是被歼臣误导,更阴毒一些的则是发挥了想象,说是皇上虽然尚在幼冲,年龄不大,可是与太子妃大婚已有一年有余,宫中也选了不少妃子,可是为何仍然没有子嗣?这是因为什么缘故,有人给出了答案,说这是因为皇上荒银,以至坏了身体,为江山社稷计,请皇上无论如何也要保养自己云云。
朱厚照至今没有子嗣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可是内心里只怕也有些惴惴不安,可是有人居然直接戳破了这层窗户纸,朱厚照的姓子终于爆发了。
在他看来,这些大臣,端的是给脸不要脸。当年的时候,父皇独宠朱厚照的母后,结果有人上书弹劾,说张皇后专宠于御前,只育有一子一女,这不是国家之福,请朱佑樘广纳妃子,多诞子嗣。现在朱厚照妃子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