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对飞机驾驶员地眼神也是一种考验。在这种导弹的尾部。还有一个能操纵导弹俯仰、偏航的操纵机构。导弹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弹头重量20千克,在7。5米地半径内能用冲击波毁伤飞机。导弹由载机飞行员、撞击、声感近炸引信起爆。按理说,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一点发展前途,当初赫大锤和葛斯运他们还在的时候,对于这种东西是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与其发展这个东西,还不如尽快弄出红外制导的“响尾蛇”来更加方便。很显然。赫大锤他们当初也犯了一点官僚主义错误,没有活学活用。在苏联和中国方面其实也有类似的方案,但是苏联人和中国人虽然也放弃了这种空对空导弹的发展,却从中引申出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发展反坦克导弹,并且很快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问世,并且参加了最后的柏林战役…………而且这种导弹地名字也很有意思,苏联人管它叫做“萨格尔”,而中国人不知道为什么。给它取了一个“红箭73”的编号。
在猜出来这个东西之后。王芳园当时就在对讲机当中大喊:“全体注意规避,小心敌人的火箭!”然后加速朝着德国人冲了上去。最为穿越者。王芳园明白,这种倒霉的导弹,只要你的驾驶技术不至于烂到家,或是你的人品没有次到极点………这一点王芳园一点都不用担心,相对于经常受伤的魏元坤,她的人品简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那么要想被这种导弹击中,也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
一开始,所有人对于王芳园这莫名其妙地大喊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有王芳园的僚机**月紧跟着她地长机对于朝着自己飞来的这些导弹进行规避。很快众人就明白了这些东西是有什么作用了:
很明显,德国人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东西,因此在很远的距离上,导弹就被发射了出来,在到底哪发射的同时,弹上的陀螺仪开始工作,导弹按陀螺仪赋于的航向飞行。而载机飞行员用驾驶舱内的控制手柄控制导弹改变航向…………但是很显然,这对飞行员的要求未免太高了一些,既要驾驶飞机,还要操纵导弹,因此第一轮导弹除了将攻击机群的队列打乱了一些,给飞机驾驶员吓了一跳之外,没有一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