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抗士族不喜欢名士的,比方说他杀孔融啊,杀边让啊,那么这样两个人怎么会合作呢?而且荀彧的重要还不光在于他的身份,还在于时机,就是荀彧去投奔曹操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是袁绍已经当了冀州牧,曹操是袁绍任命的一个东郡太守,打个比方说荀彧这个人从袁省长的手下跑到曹市长那儿去了,这个很奇怪,那么荀彧为什么要走呢?为什么要到曹操那儿去呢?《三国志》的说法是荀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就是荀彧看透了袁绍是成不了大事的。那么我们要问荀彧的大事是什么呢?和诸葛亮一样兴复汉室,他就是要把东汉王朝重新恢复起来,那么荀彧要恢复东汉王朝为什么要去投奔曹操呢?因为荀彧认为要打鬼必须借助钟馗,现在鬼太多了,只有钟馗能打鬼,曹操就是钟馗,他想的是曹操把这个鬼打了以后,打完了以后这个东汉王朝恢复起来,交给汉皇帝,或者是汉献帝,或者是汉献帝的继承人,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钟馗在打鬼的过程中自己变鬼了,他要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他没有想到曹操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他没有想到曹操最后要做魏公了,而荀彧认为曹操一旦做了魏公就意味着曹操要篡汉了。所以他只好痛苦的离开了曹操,至于是郁闷死的还是自杀死的,还是被曹**死的我认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两个在政治上已经分道扬镖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呢?就因为荀彧和曹操都是有理想的人,他们的理想发生了冲突。荀彧的理想是恢复东汉的秩序,而曹操的是要重建新的秩序,一个不同于东汉秩序的秩序,要建立秩序、要统一中国这是一样的,问题是统一了以后走什么路?荀彧是想走东汉老路的,而曹操是想走一条新路的,而曹操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就是他属于这样的一种人物,所以这是一个悲剧性的冲突。所谓悲剧性的冲突一定是善的冲突,就是双方都有道理,放在一起是矛盾的,所以这是一场悲剧的冲突,最后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荀彧的胳膊拧不过曹操的大腿,曹操的胳膊拧不过士族地主阶级的大腿。等他死了以后他儿子马上就和士族地主阶级妥协了,历史又回到了士族阶级所希望的那个轨道上,从这个角度讲曹操也是悲剧人物。
画外音:曹操与荀彧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理想冲突,因为曹操想成就自己的霸业,而荀彧则一直以恢复汉室为己任。既然如此,两个最终分道扬镖则不可避免,东吴的孙权和鲁肃是目标一致的,鲁肃东吴版的隆中对也为孙权的霸业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孙权对鲁肃的评价却不是最高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历史地看待孙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