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庶族呢?因为他归根结底是平民,他不是贵族,这个象庶族。为什么说象贵族呢?因为他实际上世袭和垄断了仕途,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啊,魏晋南北朝这个历史阶段的出现是必然的,何况到了东汉末年,士族地主阶级已经垄断了仕途,这就是占领了上层建筑,已经控制了舆论,这就是掌握了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了豪强,这就是把握了经济基础,这个阶级迟早要登上历史舞台,但是三国插进来了,三国是什么?我们前面讲过了,魏、蜀、吴三家建立的都是非士族政权,这我们前面已经交待过了,所以三国是插曲中的插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呢?请看下集《历史插曲》。 5
第五十章 历史插曲
4
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灭魏,公元280年晋灭吴,三家都归于西晋,天下重归一统,中国历史在全国范围内进入了士族地主阶级的时代,最终三国做为一个历史的插曲结束了,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标准来评价这段历史以及其中的历史人物呢?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历史插曲》。
上一集讲到魏、蜀、吴三国在短暂的三足鼎立之后又重新归于晋朝,三国的历史大幕最终以士族阶级重新获得统治地位而徐徐拉上,然而我们不会忘记在汉末的历史舞台上有多少英雄人物潮起潮落,意气风发,想当年曹操以阉竖之后首倡义军,毅然举起了匡复汉室的大旗,刘备为了兴复汉室是四处奔波,孙权具有父兄留下的基业对未来也是踌躇满志,曹操、刘备、孙权最终都站在了自己的人生制高上,建立了自己的霸业,令后业人钦佩不已。然而在三国中有个令人回味的问题,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最终没有称帝,却留下了篡汉的历史骂名,而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最终自己称了皇帝,却还留下了仁义的历史美名,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方法来看待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