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蜀国给说降了。那么诸葛亮创下蜀国大业,为什么经不住谯周的三言两语呢?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无力回天。
公元263年,在曹魏军出兵两个月之后,原本经营不错的蜀汉政权被刘禅拱手送给了魏国,成为魏、蜀、吴三国当中最先灭亡的。这让许多历史学家感到困惑。刘禅君臣的不战而降,是蜀汉史上最后一个不解之谜。回溯蜀汉政权危机存亡之秋,大敌当前,没有人能够提出退敌良策,朝臣们是投降声一片。然而蜀汉一把手刘禅第一个反应是不想投降的,想逃到南方去避避风头。就在刘禅犹犹豫豫的过程中,有职无权的光禄大夫谯周在朝廷上侃侃而谈,竟然把刘禅说得心服口服,最后不战而降了。
那么谯周为什么要极力主张投降曹魏呢?谯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刘禅又为什么要听他的呢?在蜀汉迅速灭亡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深层政治背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无力回天”。
易中天:
事实上,曹魏政权一直是把灭孙吴放在第一位的,后来才调整政策来先灭蜀汉。而且,从出兵到蜀汉灭亡,一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迅速灭亡。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的解释,一般是四个原因:刘禅昏庸,黄皓弄权,陈袛乱政,礁周误国。刘禅就是后主了,不说他了,大家都知道;黄皓是他身边的一个宦官;陈抵是让黄皓得逞的一个人。那么这些事情今天没有时间讲,请大家去看我的《品三国》(下部书),我今天就讲第四个原因:谯周误国。
我们先把事情的情况交待一下。当时,司马昭命邓艾和钟会各率一支军队南下灭蜀。八月份从洛阳出发,十月份邓艾的军队就已经打到了成都的跟前,打到哪儿呢?打到现在四川的广汉,是到成都门口了。消息传来,蜀汉朝廷一片混乱。因为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