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三国志·诸葛亮传》说:“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大事小事,无论大小,所有的事,都有诸葛亮拍板作决定。因此我们可以说,刘禅继位以后,诸葛亮的地位和曹操一模一样。我们也可以来看一看曹操和诸葛亮的比较。曹操的头衔是什么呢?封武平侯,丞相,领冀州牧。诸葛亮是,封武乡侯,丞相,领益州牧。武平侯和武乡侯都是县侯,他们两个担任的丞相都是开府的丞相,冀州和益州都是当时的大州。大家看看,何其相似来尔!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么不同的就在于曹操的这些头衔,多半是自己弄来的;而诸葛亮的这些封号、头衔,是蜀汉两任皇帝心甘情愿授予他的。
把曹操和诸葛亮放在一起对比,我们感觉上总是有些异样。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曹操是奸臣,而诸葛亮是忠臣。奸臣总是要犯上作乱,所以傀儡皇帝汉献帝如果对曹操恨得牙根发痒,一般人都能够理解。而作为忠臣的诸葛亮来辅佐蜀汉的有主刘禅,刘禅是不是睡觉的时候都会笑成一朵花呢?那么,这是刘禅的真实感觉吗?刘禅的真实感觉会是什么样的呢?
刘禅的感觉如何?不爽。有证据吗?有一点儿。根据裴松之的注所引《襄阳记》,诸葛亮去世以后,全国各地都纷纷要求为诸葛亮立庙。结果是什么呢?“朝议不听”,就是不批准。于是老百姓没有办法,只好在街头巷尾自己设一个灵台,来祭祀他们无限怀念的丞相诸葛亮。这个时候就有人向朝廷提出来,说是不是可以在成都为诸葛亮立一个庙呢?结果是“后主不从”,又不批准。后来有人提出来,说这样也不太好,因为私祭你是阻止不住的,不如把民间这些随意的祭祀由我们政府规范起来。这才勉强同意,在定军山诸葛亮的墓前立了一个庙。那么这个事情呢,是有争议的。有人说这个刘禅不批准为诸葛亮立庙,这也是制度规定的嘛。因为《襄阳记》的原文是:“朝议以礼秩不听。”就是根据礼法的规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