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时候的一个说法。但孙权说,我们必须移到武昌,因为应该居安思危。我们看看地图就知道,他这个行动是在军事上做准备对抗刘备,所以孙权是有备无患的。
*孙权在杀死关羽之后,就开始积极地规避战争风险。在政治上不惜忍气吞声,对曹魏集团称臣,来换得曹魏集团的支持。同时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不顾国人的反对,竟然把指挥部迁移到武昌。在关羽被杀一年半之后,刘备率领蜀国数万军队,全线进攻东吴,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那么,国难当头,东吴集团有谁能够力挽狂澜,应对这场风雨飘摇的劫难呢?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发动了东征孙权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的地点是在夷陵和猇亭,所以历史上称为夷陵、猇亭之战,又叫夷陵之战,又叫猇亭之战。夷陵猇亭之战是三国史上三大战役之一,这三大战役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我们知道,刘孙夷陵之战,或者说猇亭之战,吴军的前线总指挥是陆逊,是接替吕蒙的陆逊。吕蒙是在荆州争夺战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开庆功会就去世了。我们看看陆逊怎么指挥这场战争。根据史书的记载,公元222年正月,刘备的先头部队到达了夷陵,二月,刘备到达了猇亭。这个时候陆逊的军队也到达了猇亭,两军对峙。这个时候,陆逊的部下纷纷提出来马上迎击刘备。因为两边的军队都开过来了,开到猇亭这个地方了,就应该打他一仗。陆逊说不行,我们不要动。为什么呢?陆逊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刘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什么意思呢?说刘备顺江东下,来势汹汹,士气是最旺盛的时候,何况他凭借着长江天险和周围的崇山峻岭这样一个地势,我们去攻打他不是一下子能够攻下来的。就算我们能够打胜一仗,也不能够大获全胜;相反如果我们出师不利,就坏了整个大局。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按兵不动。
陆逊说,你看刘备现在的军队在什么地方呢?在崇山峻岭,山地啊。这样的一个地形,如果我们拖他一段时候,他一定会疲劳,那个时候我们再想办法。但是,吴军的将领都不服气,哎呀,说这就是个书生,胆小,因为大家心目中,陆逊就是个书生嘛,是没有打过仗的,胆小。各怀愤恨,但是没办法,只好接受命令了。这个时候陆逊就下命令撤退,大步撤退,把几百里的崇山峻岭都让给了刘备。
刘备也就往前推进了。推进了以后,扎下营寨,一看陆逊不出来打仗,就命令下面一个将领在平地上再建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