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魏国的短命的根本原因,倒不在于说是因为曹丕那个时候得意忘形了一把,这个如果算原因的话也只能算一个次要原因。那么根本的原因是制度,是什么呢?就是曹丕在称帝之前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个九品中正制的制度说起来很复杂,我简单地说,把它简单化一点,什么意思?就是做官的人世代为官。就是你如果是做官的,你的儿子也做官,你的孙子也做官,只要你祖上是做官的,你总归有官做;而从来没有做过官的人就很难做到官,这个就叫做九品中正制。那么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是和他的父亲曹操实行的“唯才是举”这个人事政策是相反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争取士族的支持。那么那个时候东汉末年已经形成士族,你像袁绍、杨修这些家庭都是世世代代为官的,它是一个政治势力。为了争取这些政治势力的支持,曹丕实行了九品中正制。
最后他的政权落到谁手上呢?落到了一个世世代代就是士族的司马家族的手上。这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以归根结底说到兴亡还是一个制度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来细说这些事。我们现在要回过头去看一看孙权和刘备,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孙、刘两家结成联盟打败了曹操,那么战后如何呢?战后孙权和刘备还能够继续组成巩固的联盟吗?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和刘备他们又都做了些什么事儿呢?请看下集——乘虚而入。 5
第三十一讲 乘虚而入
4
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基本形成了鼎足而立的局面,为了扩充实力,三大集团都把目光盯上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地——益州。在这场争夺中,刘备集团实力最弱,为什么在争夺中最终胜出了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乘虚而入。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和刘备、孙权逐渐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为了扩充实力,三大集团都对益州虎视眈眈。益州是东汉十三州当中最大的州之一,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而且益州的拥有者刘璋生性柔弱,缺乏谋略。而此时的曹操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实力强大;孙权依靠父兄留下的基业,也称雄江东;只有刘备,这时的实力最弱小。那么,在三大集团对益州的争夺中,刘备为什么最终得到了益州呢?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乘虚而入”。
易中天: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孙权、刘备三家三分了荆州。荆州七个郡,曹操据有南阳郡和南郡的襄阳;孙权呢,据有江夏郡和南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