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责任。或者是她「命相不好」,命里克夫;或者是她「辅佐不力」,没有尽责;要不然就是她「过于风骚」,害得男人玩物丧志。这三条,都可以构成休妻的条件,引起做公婆的来向那做媳妇的大兴问罪之师。
妻子的角色不但很难扮演,而且即便十分称职,也不怎么样。道理也很简单:夫唱妇随,会把她变成跟屁虫;规劝进言,会把她变成唠叨鬼;恭谨守礼,会把她变成呆木头;善于理财,会把她变成铁算盘;严于治家,会把她变成母夜叉。又有谁会喜欢跟屁虫、唠叨鬼、呆木头、铁算盘和母夜叉呢?
相比较而言,妾的负担要小得多。
妾不必「规劝」丈夫,她没有这个资格;妾不必「侍奉」翁姑,公婆面前没有她说话的地方;妾不必「当家理财」,她自己只是一个被管理的对象;妾甚至不必「抚育子女」,因为教子乃是妻的职责。妾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满足丈夫的要求,让丈夫开心。任务不但单一,而且相对较好完成。因为所谓「姬妾」,多半都有几分姿色。再说,能让丈夫开心,自然也能让丈夫更爱自己。这种又讨好又卖乖的事,何乐而不为?而且,一个妾,如果能讨得丈夫的欢心,除了会引起妻和其它妾的嫉妒外,别人是不会来说三道四的,因为那原本是她的任务。妾让丈夫高兴疼爱,只能说明她「尽责」。
这似乎倒也公平:封建礼教既然没有给妾那么多「礼遇」,妾也就用不着守那么多「规矩」。至少是在丈夫面前,用不着装模作样一本正经,做淑女状。白天在老爷、太太面前,自然要低眉垂目,屏声静气,然而晚上在丈夫面前,却无妨放浪撒娇。这样一来,夫与妾的性关系,反倒更加轻松如意,可以尽兴。所以,尽管妾大多不被当作人看,但有些妾,却可以得到真正的爱情。她们往往是先被丈夫看中,动了情,才被收为妾的。所以丈夫如果真爱她们,在情感上妻反不如妾。比如贾琏把尤二姐弄到手后,便「越看越爱,越瞧越喜,不知要怎么奉承这二姐儿才过得去」。
贾琏甚至对尤二姐说:「人人都说我们那夜叉婆俊,如今我看来,给你拾鞋也不要。」所谓「妻不如妾」,此即证明。
妾不如婢
婢的地位比妾更低。
如果说妾在封建家族中的地位是「人下人」,那么,婢的地位就可以说「不是人」。主人们想拿她们怎么样,就怎么样。辱骂、毒打,是家常便饭;赐死、杖毙,也不怎么犯法。因为依法,杀婢不过「杖一百」或「徙一年」,并不需要抵命,而一些权贵豪门,只怕连这点处分也可免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