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那个时代在出版上有一个问题,实际上早就发生了,大概从1988年开始在出版上就有了一个问题,就是学术著作出版非常艰难,因为购买和阅读学术著作的人越来越少。那么很多人为了出一本自己的著作,要去找赞助,要去弄课题费,或者实在没有办法,自己从有限的收入当中挤出一点钱来出,然后印个几百册上千册,送给同行、好友。当时我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我说这样一种出版它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那比方说我做的工作是文学、史学、哲学,文史哲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目的是什么呢?人类的幸福,那么人类的幸福包不包括我们当下正生活着的这些人的幸福呢?包括吧,既然包括我们当下正生活着的这些人的幸福,你是为他们的幸福服务的,那么你该不该把你的学术研究成果交出来,交给大家呢?应该。那么既然你要把你的学术成果交出来交给大众、交给社会,最佳途径是什么呢?
主持人:运用电视传媒。
易:那么得出的结论是,应该为当下正在生活着的人们服务,应该换一条路走。
主持人:那您那会儿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决定?有吗?
易:有啊,我当时就写了后来“品读中国”这个书系,“品读中国”书系它是一本一本写出来的,先后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最后到200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集中做成一个书系推出来。
主持人:可能在学者当中,您刚才说了,有在自己的书斋当中苦读、苦做、苦修,也有像您这样在别人看来非常风光的学者,其实您自己更愿意选择的学者的道路和类型是什么样的类型?
易:大家认为你就是自己的一个邻居、一个亲戚、一个朋友、一个熟人,他不觉得你和他之间有多么遥远的距离,也更不会觉得你是高高在上的,在那儿传道、布道、传教、说教、教训啊,应该是这样,就是一个普通人。而且我现在品汉代风云人物也好,品三国也好,我做的工作都是这样一个事,就是把历史人物全部还原为普通人,和我们所有的在场的观众、电视机跟前的观众一模一样的,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的人,都是这样的普通人,我要让我的观众们看历史人物就像看他邻居一样来看。
主持人:您看我从《汉代风云人物》的节目开始看到您,一直看到现在的您的品三国系列,能不能告诉我们今后要播出的三国系列跟以往的节目会有什么不同吗?因为我的第一个观感是易老师的发型发生了变化,因为大家看到《汉代风云人物》的时候恣肆飞扬、乌云翻滚的头发。
易:有人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