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船一没有蒸汽机,二没有发报机,伯爵很满意。
倒霉的法国船长壮着胆子问伯爵 – 您准备击沉我的船么?
伯爵微笑道:不,我只准备阉了它。
这位法国船长听到卢克纳尔伯爵的话,感受恐怕只有天晓得。一条船怎么能阉?会不会伯爵大人的法语水平有限,把对象说错了?如果要阉的不是船,难道是……
这种事,想问,还不敢问,真是欲说还休。
其实卢克纳尔的法语很好,后来伯爵夫妇到法国旅行的时候在当地人中很少被发现是外国人,所以船长这种担心纯属多余。
晚餐会上卢克纳尔最终把这位十五个吊桶打水的法国船长介绍给海鹰号的其他“俘虏们”,然后语重心长的告诉大家:“各位,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我准备在这里和各位说再见了,希望各位很快就可以顺利回家。”
说到这里伯爵少校顿了一下接着说了起来:“我准备释放船上的“客人”们,但是有一个条件。”
听到这个宣布的船长们都很高兴,不过由于大家都是绅士于是其中一位就对伯爵说话了:“很感谢伯爵的深情厚意,但是您的条件如果和我们的义务和法律相抵触,我们将无法接受。”
菲利克斯伯爵少校张嘴说道:“这没问题,我的条件就是——你们将乘康布伦号离开,开往最近的巴西海岸,请你们在到港之前,不要主动向协约国方面通知我舰的行踪。”
船长们发现伯爵这个条件很有意思,当时的国际公法对于遭到敌人袭击俘虏之船员有如下的要求:“返回本方或中立国控制港口,或者获救的同时,有尽快报告袭击者情况的义务。”
然而,这个要求有个漏洞正好被伯爵利用了,在大洋中放大家乘康布伦号走一直到岸之前尚未进入港口,自然而然的就没有报告的义务,而同时康布伦号是一艘排水量1,830吨,蛮不错的船航行起来稳定安全,并且由船员们自己驾驶,再加上路上也没有需要救援的地方,于是“获救”就无从说起。
看到了菲利克斯伯爵少校的安排,每一位船长都在会心一笑后宣誓不在路上主动“和陌生人说话”,并且同时保证获释后康布伦号将直驶里约热内卢,而事实上他们的确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得到这样的承诺以后,伯爵还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就是他要求这些“俘虏们”选出一位船长指挥康布伦号,这是因为他要释放的船长有十几位,并且是哪个国家的都有。这这么多船长要是放到一条船上大家都指挥起来,肯定和桃谷六仙给令狐冲治病一样各有各的高招不打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