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大悟,现在可是苏联大清洗肃反的大高潮啊!所以人人自危不已,想到这里张学武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历史上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苏联已基本形成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的权力也趋向于高度集中,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斯大林对权力的专断正在成为苏联政治领域的主导倾向。
这种情况引起了苏共党内部分领导干部的忧虑,同时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方针等具体问题上,苏共党的领导层也一直存在分歧。虽然通过几轮政治斗争,斯大林已经清除了曾经对他的权力和路线构成威胁的老布尔什维克中的反对派,提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较年轻的干部进人领导层,但他的地位还没有最后稳固,他的政策主张仍有可能遭到来自中央委员会乃至政治局成员的反对或抵制,为了把新反对派扼杀在萌芽状态,斯大林需要展开一场全面的政治大清洗运动,而“基洛夫事件”与大清洗运动的开始。
张学武记得历史上有一个苏联肃反时期著名笑话,那就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的烟斗丢了,内务部长贝利亚第二天就抓到了十个小偷,他们全都招供了,而斯大林则在自己的沙发下找到了那个烟斗?
契卡在苏联此刻就是令人谈之色变的一个恐怖名词,其恐怖的程度早以超过了魔鬼,实际上苏共内部就曾经强烈批评契卡工作人员的异化?认为他们已经完全和常人不同,契卡成员冰冷无情,他们好像只对一件事有乐趣,就是欣赏他人被折磨的痛苦,在这些野兽的身上已经看不到一点布尔什维克的痕迹。
张学武非常清楚,每晚更换不同的女军官实际上就是契卡安插在其身旁的特工,他的文件被翻动,密码锁被打开都是这些女人干的,自己的这个翻译很可能就是指挥针对自己行动的负责人,对于一个还是二个甚至三个五契卡女特工同床,张学武已经变得极为冷静了,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要表现出一种极度好色甚至变态的心理发泄,人必须要有弱点,这样才会被自己的敌人所轻视。
但是契卡的主要手段并不是色诱,因为已摸索出一套向犯人要口供的经验,毒打虽是种最简单原始的手段,但要人痛苦得生不如死,离目标就不远了,对犯人精力、精神的无情践踏和摧毁,令犯人自尊、信心丧失殆尽,便可如愿!比如在大清洗期间乌克兰中央委员会书记柯秀尔很能扛打,无论如何的毒打都不能使其招供,于是契卡当面强歼他十六岁的女儿,他就老实的招供了。
可以说斯大林的大清洗将苏共一半的党员约一百二十万人给予逮捕,几乎将列宁创建的党被斯大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