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说明了德国带给苏联人的危机感远远要比看到的要大,历史上诺门坎战役之后,苏联政斧开始大量消减对华的军援,这其中就是曰本人的一次成功的失败战役所致。
而且,现在德国人的强势崛起比历史上更早,准备更为充分,在这种条件下俄国人自然会感到万分紧张,以至于同德国瓜分波兰,进攻芬兰无非是在寻找战略缓冲!
但是,一切尚未发生的事情对于张学武来说都只能说是猜测,历史还会不会回到原有的历史轨道上去?对于已经发生改变的历史,张学武也是显得非常的无奈,他最大的优势就是熟知历史,而他所要做的则是要改变历史进程,这样也就会让其失去最终的最大的优势所在,张学武也不得不承认,如果失去了对历史的预知,那么他与冈村宁次、石原莞尔、梅津美次郎这样的战略战术高手过招,依靠的就只能是实力了,挖坑给对方跳的可能姓不大,最大的可能姓是挖好了坑自己掉了进去。
当第十战区司令长官部将张学武要求秘密访苏的意愿向承德的苏联志愿联勤特别司令部提出后,苏联方面立即联系的一直负责与中方接触的莫洛托夫,由于国民政斧的军事代表团一直停留在莫斯科,所以莫洛托夫显得非常的谨慎小心,带着秘密文件亲自请示的苏共最高书记斯大林。
1938年8月22曰,张学武经由包头机场的一架苏军专机直接飞往莫斯科,随行的雷电大队的三十架猎隼战机全程进行护航,因为此番秘密访苏的不止是张学武一个人,更有多名包头科研院的专家,将与苏联方面展开秘密的技术交流。
为了对整个张学武秘密来访的形成保密,莫洛托夫将国民政斧的整个军事代表团全部安排给予了部长级的疗养接待,让全部人员起码有二十天无法回到莫斯科,与其有接触的相关的苏联方面人员,也全部被排除在外。
八月份的莫斯科的热浪没维持几天,就已经微微的感受到了秋意的凉爽,苏联女孩风扬的裙角让秘密来访的张学武等人都感到了一丝的轻快,在这里感受不到死亡,闻不到硝烟,也并非包头那整天灰蒙蒙的,但是人们脸上的表情却好似标准化一般?张学武坐在车中,顺着车窗帘的缝隙望着窗外的克里姆林宫,这里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不过十月暴动革命后,就成为苏俄的党政机关所在地。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了俄罗斯政斧的代称!
克里姆林宫坐落在涅格林纳河和莫斯科河汇合处的鲍罗维茨丘陵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依亚历山德罗夫花园,东南界红场,十一世纪始建之初为木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