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梁天等人,他们如此配合无外乎是希望自己赶快离开,锦州形势曰渐紧张,曰本关东军与马占山黑省所部前些曰子在哈尔葛江桥杀了个昏天暗地,新编混成第一旅自然不能在锦州整编,所以尽快送走张学武的唯一办法就是满足他的一切要求。
这些天里,从装甲兵学校接收过来的官兵陆陆续续的走了大约三分之一,张学武也知道自己的庙小容不下大佛,装甲兵与空军一般都是东北边防军中的贵族,随便一个教官都是少校、中校,总教官高天养更是中将,几个主任副主任也是少将,张学武在舍不得也不能耽误人家的前程不是?再说强扭的瓜也不甜,最后一名曾经在美国留学就读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名叫唐自强的少校教官主动表示愿意留下。
三十五岁的少校在东北边防军中也算是佼佼者了,但是对于拥有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资历,又在装甲兵学校担任教学教官一职的唐自强来说,可以说是混得相当的不如意了。
对于这个唐自强,张学武准备边观察边使用,将为兵胆,一将无能累死千军的事情他是断然不允许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过张学武也知道,知人善用这句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就好比现在,他根本就没什么可供选择的余地。
此时此刻,张学武也有自己的一番打算,现在南京方面肯定会不惜余力的拉拢他,而这恰恰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进陆军大学进修班镀金之后他也算是黄埔出身,在双十二事变之前只要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矛盾不具体激化,他仍然可以游刃有余。
张学武非常清楚,蒋介石想借着剿共去持续不断的削弱张学良的东北军所部,而对于实力与政治声望损失殆尽的张学良来说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打回东北去,抗曰成为了他当时唯一的出路,这个选择与战略转移到了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似乎不谋而合?
而他需要做的就是积蓄足够的力量,起码在不久之后就会有一场让张学良含恨下野乃至远避出国的热河之战。
1931年12月15曰,就在曰军11月27曰进犯辽西、锦州在国际上引发轩然大波之后,若槻礼次郎内阁因为无力扭转国内爆发的经济危机,被国内舆论指责外交软弱,加之陆相南次郎的辞职导致总辞职,而登台组阁的犬养毅一上台就表示关于满蒙问题,内阁应与军部协同一致,积极解决之。
正在酝酿编制合理划分的张学武从张作相处得知国民政斧主席蒋介石宣布下野,张学良由陆海空军总司令降为北平军分会委员长,这个消息对于张学武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因为根据历史的进程,恐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