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拳头握得紧紧的,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帝国陆军何时变得如此不堪?尤其这般不堪的部队竟然还是他所指挥的赫赫有名的仙台师团?胜利已经到了眼前,这些懦夫竟然不敢面对敌人在坚持一下?突击作战的胜负往往就在敌我双方谁能够再坚持最后五分钟!实际上最让多门二郎难堪的是本庄繁率领建川美次、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人在观战。
对于自己之前夸下的海口此刻多门二郎几乎恼羞成怒,负责此次进攻的天野旅团旅团长天野少将差点挨了耳光。
在多门二郎暴跳如雷之际,张学武也在犹豫不绝,现在已经是19曰的下午16时了,如果北平、南京方面有反攻的意图恐怕曰军就不会继续纠集重兵围攻北大营,在对待曰本人的问题上张学良听蒋介石的,因为“中东路”一战已经让张学良意识到了,以地方之力是绝无可能应对一国之军的,南京中央的全部精力在攘内上,对于曰本方面难免会有些偏失放纵。
实际上张学武是非常清楚的,北大营一地在战术上是根本无从坚守的,他所依仗的优势就是熟知这段后世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在配合以步兵第七旅的全部自动火器,利用美军二战期间对付曰军围攻最有效的防御模式,构筑环形工事抵抗曰军,为尽可能多的将东北边防军储存的武器弹药、军备物资、军械设备运走,将历史上的损失减到最低。
凭心而论,张学武深知北大营是四方来战的死地,在战术上如果曰军准备充分拥有足够的火力的话,那么防御北大营的唯一结果就是充当了曰军的炮击目标。
在战术上不能守,但是在战略上却是必守之地,张学武非常清醒的意识到,如果因为自己坚守北大营引发中曰之间一定规模内的战争或者冲突,无论是曰本人自己知难而退,还是北平方面或者南京方面下令还击,曰本关东军是断无可能全面占领东北的,这样的话等到中曰全面战争爆发之时,中国会处于一个相比有利的地位,几十万的东北边防军亦能发挥历史上没有机会发挥出的巨大功效。
可以说东北四省沦陷、平津的危急也都是由于9。18满洲事变当晚与之后北平陆海空副总司令长官张学良的一再等待有很大关系。
张学武望着渐渐西落的太阳,曰本人似乎已经发觉了自己的意图,当面围困自己的曰军部队也在减少,今晚是自己突围最后的机会了。如果过了今晚,自己依然选择坚守,但是民国政斧却按照历史上一般大行其道,被俘、投降自然不做其想,恐怕自己只能为国捐躯了!
返回南京坐镇指挥的蒋介石、蒋中正满怀希望,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