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东西确实是赵少爷做出来的,他可以保证。
听完总管事的话,徐光启惊愕之余,对赵永泰更是好奇:一个不到十四岁的孩童,居然能有如此的成就。如才天才的人物,不见一见太不甘心了。所以还是提出希望能够见一见这位赵少爷。
总管事看徐光启没有什么负面的情绪,直接又将邀请提了出来,并说明这是赵少爷的吩咐。同时将明智学堂和仙台书院的一些情况给徐光启介绍了一下。仙台书院还好说,毕竟那里聚集的还是一些传统的士子。反而明智学堂让徐光启更感兴趣。既然徐光启感兴趣,总管事又将学堂的毕业生在商行混得如何如何好说了一下。在听说学堂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工坊的技术改进,现在不少人都已经是技术骨干了,徐光启完全确定了赵永泰就是那个精通西方自然科学的人,要不然他的学生不可能做得到如此程度。
已经对朝廷很失望的徐光启最终决定接受邀请,成为书院的教授。此时他还不知道他是仙台书院的第一名教授。到现在,书院还只有几十名讲习,其中十几名是从客座讲师转职而成的。剩下的都是明智学堂的一期生在数学和术理分院的兼职。此时,书院的教员已经有了正式的职称:讲席、座师、教授三阶,每阶又分三级。等阶的晋升由书院年终评审结果而定。讲席一年一评,座师两年一评,教授三年一评。并且规定无研究成果或书院认可的出版著作不得升任教授。以前的客座讲师则被分为客座讲习、客座讲师和客座教授,讲资与同阶一级正式教员相同。
接受邀请之后,徐光启简单安排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赶往了台州。他乘坐的是杭州分行专门给他安排的四轮马,此时马车侧门和相对的窗户上都装上了玻璃,上面有窗帘遮蔽。感受着马车的舒适,徐光启的心已经飞到了台州。他不知道,他刚好与朝廷的复职令错身而过。
接到消息的赵永泰几天的时间都一直处在一种莫名的兴奋与不安中。他自己也很奇怪,就算以前见徐文爵这样的勋贵时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最后,他总结为徐大大是历史名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