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的时候更是让人心惊肉跳,其中有一发刚飞出不到200米就爆炸了。以至于后面发射时都尽量缩短间隔时间。要说这个炸弹的威力还是不错的,就是玩儿这个太需要技术了,搞不好就把小命儿玩儿没了。也真难为现在明军的炮兵了,从这方面来说,现在明军炮兵的技术还真不错。
为此,一群兵工厂的大老爷们又开始聚在一起抓耳挠腮,冥思苦想。
在一群人为开花弹郁闷的同时,130毫米口径的火炮也制成了。炮长3米,同样20倍径,管身重2600多斤,实心弹重近18斤,约20磅,射程超过7里。此时明军使用的同口径炮管重超过4000斤,与他相比,新炮可以说是相当轻巧了。至少一辆马车还可拉动它,勉强还可以用于野战。
新式火炮被赵永泰命名为威远炮。同时让工匠们加紧70毫米、90毫米、150毫米炮的制造。他准备将其做成一个系列。小口径火炮可以用于野战,对战海盗时也需要,在现代的电影里,此时的海盗多是跳帮战。而且此时正在成为东亚海上霸主的郑芝龙以后大多还是以近战和跳帮战作战。如果以后真对上,面对其成百上千的小型战船,主炮肯定是不够用的,而且也太浪费了。对付小船,小口径火炮才是最好的选择。150毫米的火炮是为西方人准备的,他们现在的战船主炮应该也有32磅的了。150毫米的实心弹重近28斤,约30磅。
对开花弹现在无可奈何,不过海战主要还是用实心弹,所以目前需求不是很迫切。赵永泰也没想过现在就能把荷兰人赶跑。对他们在台湾的基地,现在还得忍着,至少在海战上取得优势以前是不适合去进攻有岸防炮守护的海军基地的。
炮身制作完成还需要载体。最简单的就是配上两个轮子以方便运输。现在铁匠坊已经有了成熟的轴承技术,开发出了新型的轴承。将里边的钢珠换成了钢柱,增强了轴承的承压力。新型轴承还采用了高锰钢,耐磨性也增加了很多。
使用了新型轴承车轮的炮车在马路上可以达到30里的高速。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在发炮时很容易后移。在车轮下面放上止退器,发炮时也会腾起来。这样使得火炮在再次发射前需要重新瞄准,加大了火炮发射间隔时间。
为此赵永泰提出用弹簧制作一个缓冲机构。这样火炮发射时的后坐力就首先作用在弹簧上,而弹簧的弹力释放需要一段时间,就使得火炮发射时的瞬间后坐力变成了长时间的弹力释放。车轮每个时刻所受的力就会减小很多,就可以让炮车在发射时不会再腾起来。
当然,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